關於母校的散文
我愛我的母校,母校也是我的家,在這裡留下了我的歡聲笑語,我會永遠記著它,記著我的另一個家,記著我在這裡的美好時光,記著我的一個快樂的童年。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校園
時光飛逝,剛踏入二中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卻轉眼就五年了,二中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所學校,二中——我的母校。
那高低差落的紅磚門,鑲嵌著金色的大字:“箇舊二中”。走進大門,踏上那兩旁栽滿鮮花的石階。一眼就看到兩幢教學樓聳立在兩旁,正前方是升旗臺。每當週一,我們都會在這裡舉行升旗儀式,同學們穿著藍白相間的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莊嚴地注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踏上樓梯,便可去到學校的後花園。那裡草兒青青,花兒豔豔,綠樹成蔭。在草地上長著一棵淡黃色的迎春花,枝條隨風搖曳,花兒嬌小可人!記得去年春天老師帶我們去踏青,那迎春花在風中飄飄然地跳起了舞,是那麼地婀娜多姿!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來到花藤下,撫摸著它幼嫩的花瓣,嗅到了春天的氣息。我們圍在老師身邊,聽她講迎春花的故事……在草地的另一邊,矗立著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天道酬勤”這幾個字在我遇到挫折時,總是一次一次地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謝謝母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優越的學習平臺,我們才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學習,我們才可以在春光爛漫裡嬉戲玩耍,我們才可以在花間樹蔭下互相交流,也才可以在操場上盡情地奔跑。這使我們的學習充滿趣味,勞逸結合。花香,正薰陶著我們的心靈;書香,正豐富著我們的頭腦。這花園好比我們的母校,是那麼地欣欣向榮。我們便是園中的花朵,正含苞欲放,是誰把我們變得別樣紅?是花園裡肥沃的土壤。是你們,像蜜蜂般辛勤的老師。你們不辭辛勞,不斷地給我們輸送知識的“養料”,使我們健康、茁壯地成長。這美麗的花園,配上辛勤的園丁,一定能鑄造一個天堂般的人間。
二中有了你們,變得更加輝煌!我們有了你們,變得更加卓越。兢兢業業的老師,帶病上課,只為學生的前途;詼諧幽默的老師,課上“跳舞”,帶我們樂中學知識;親切和藹的老師,一句“Ican”,激勵我一生。你們真不愧為人類靈魂的締造者,是世上最無私與最偉大的化身。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老師,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對我們孜孜不倦的教誨,謝謝你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不久便要離開母校,想到這裡,心裡總是有千萬個捨不得。我慶幸在最後一個學年裡,還能一起歡慶母校的五十大壽。在這裡,
我送上最衷心的祝福。祝願母校:
蒸蒸日上!
再創佳績!
:校園春色
我們的校園坐落在幽深的小巷裡。雖然校園不大,可卻洋溢著盎然的春色,頗有春色滿園之感。
推開校門,周圍依舊是那青灰色牆磚裝飾的校園,只是,你可曾注意到春已經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的校園?
一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寫有“誠真”二字的匾額。池塘邊假山上,爬山虎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冬眠了一冬天的黃竹也重新返青。從橋上走過,看著池塘中盪漾的池水,真是一種簡單卻又不失趣味的享受。
走過假山,草地上,嫩綠的草芽已經破土而出,牆根的迎春花也開了。五角星形的花瓣,像點點的繁星,點綴在這嫩綠色的海洋。輕輕地,蹲下來,深吸一口氣,是一種貪婪而又奢侈的享受。最吸引人的是玉蘭。一朵朵玉蘭花,爭相開放,在陽光下泛著晶瑩的光,溫潤如玉,使人流連忘返。在繽紛的落英中俯身拾起一片花瓣,清香沁人心脾,頓覺春意四溢。草地上,還有一簇一簇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黃的,紫的,左一簇,右一簇,點綴著嫩綠色的錦緞。像是一幅梵高或是莫奈的田園畫,讓人不禁感嘆這春的神奇。
偶爾,從長廊走過,看到的是那鬱鬱蔥蔥的竹林。斑斑駁駁,形影闊綽。雖然鮮有人至,它卻也卻不曾為此而惱火。儘管“中通外直”是用來形容蓮的,但在我看來,用來形容竹子也並不為過。一棵棵竹子筆直向上,剛正不阿,煥發著蓬勃朝氣。恍然間好像明白了古人為什麼要以竹自居。也許是因為有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不,是因為竹子的正直。於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便託竹言志。於是,一代又一代剛正不阿的文人永垂史冊。
中午,坐在昇平署戲樓後的臺階上。享受著著盎然春意。縱然沒有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品種繁多的植物。但一串串掛在枝頭的山杏花,剛剛返青的雞爪楓,綻放粉紅花朵的紅葉李,還有那散落在校園的檜柏、國槐、銀杏、皁角樹。掩映著這古色古香的校園。偶爾,還會聽到那麻雀在皁角樹上聒噪,給這校園增添了幾許春意。
夕陽西下,匾額上“學思亭”三個字在夕陽的對映下顯得格外耀眼,時刻提醒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有人說,春“最是一年好時節”。的確是這樣。我們應該珍惜這寶貴如金的春天,牢記“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古諺。“知乃行之始,行是直知之成”“道雖短,不行不至;事雖小,不行不成”。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在這寶貴的三年學習生活辛勤耕耘,去實現自己憧憬的人生理想。
校園春色,春滿心田。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