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散文賞析

  母愛如保姆, 照顧全家衣食住行; 樂此不疲不怕辛苦。 母愛如算盤, 精打細算著每天的收入.....關於母愛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母愛奔向遠方

  母親去年離開老家去四川阿壩,哪裡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較偏僻,幫弟弟帶快要出生的孩子。帶著思子望孫的熱切心願,不顧路途遙遠、一路孤苦伶仃,心裝著深情濃濃一路的春暉,踏上開往她夢想之地的列車……

  在母親的心裡不疏漏一個兒女,常常打電話回來噓寒問暖,千叮萬囑,電話牽線串聯的是一顆做母親的心。無論天涯海角,兒女們離她多遠,兒在千里母擔憂,念念不忘在心裡牽掛著,母親雖不在我身邊,卻常用電話隔空飄來母愛的溫曖瀰漫在我心裡。

  如今我們三兄妹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可母愛像永不停流的清泉流淌著、溫潤著、酣甜著。現在仍然為我們操勞著,幫我們兄妹逐家挨戶的把孩子帶大入幼兒園,從抱在手上到牙牙學語,跚跚學步,這其中的辛苦、煎熬、折騰、耐心、細緻,是可想而知。用我們家鄉的俗話來說,帶孩子是一個很“磨人”的事情!

  兒孫兩代人,當幼弱的生命一聲哭啼的來世降臨,此時是最具艱難的撫養歷程,是母親細緻入微的守護與照料,用一雙溫曖的手襯托著一天天茁壯成長……

  一口一口的餵養,日常起居形影不離圍著孩子團團轉,日日夜夜的哭鬧,白天耗盡精力,晚上又難以睡個安穩覺,“換、洗、睡、喂、抱”,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撫養到能說會走,是一件很傷神費力、辛苦細碎的事情。然而母親卻心甘情願、任勞任怨做孩子貼心的保姆,除了當奶奶的喜上眉梢,更多是為了兒女與家庭的幸福。抱在懷裡盼著快快長大,儘早脫手放單,似乎也是一種辛苦中的煎熬,那種種立竿見影的心情一天望一天……

  人生的嬰兒期,生命是很脆弱的,需要細心熟慮、微潤周密倍加的愛護,可是有時也難免著涼感冒之類的生病。孩子一生病母親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顯得無比的焦急愁緒,抱著、呵著、喂著,嘴裡心痛的卻責怪自己像是贖罪,為孩子一句句唸叨祈福著快快好起來,那愛孫如子的心切延續在家庭的新一代中。

  母親會做拿手的針線活:“千針底、繡花鞋、棉鞋、織毛衣,還會踩縫紉機做衣服,樣式圖案總能花樣百出很漂亮。自我小時記事起,家裡唯一值點錢的就是一臺老式上海版縫紉機,那是七十年代母親和父親結婚時購置的!”。我兒時就穿母親繡的千針底,縫製的衣服,織的毛衣。那個時代的鄉下很貧困,條件也很艱苦,母親在家一有空閒就拿著布料裁裁剪剪、縫縫補補,穿針引線,用她心靈手巧的針線活為我們添置衣物。

  那繡的、縫的、織的一針一線,哪一雙手用針線穿滿了博大深厚的愛撫,是母親在平凡中綻放出母愛的光輝燦爛,是擱在她心裡的骨肉親情,是我一生的溫曖與難忘!

  母親在獲知我們三兄妹有了還未出生的孩子時,老早就幫我們準備好哺養孩子用的棉墊片、衣服、鞋子、襪子等,蓋的用的幾乎一應具全。

  很多人都感嘆帶孩子,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比上班比做其它事情都還累。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夫婦當小生命降臨時,不會帶孩子,只能幫著打下手,無奈指望著母親餵養照料……

  篇2:高考路上母愛河

  第一次高考失利,內疚和自責使我痛不欲生,往前想前途渺茫,往後想愧對父母。十幾年求學生涯中,母親為我歷盡艱難支撐的情景鋪天蓋地衝我而來,我幾近窒息。離家去縣城上高中。母親每個週末都要給我烙餅子。那時白麵少,平時家裡吃的都是白麵、黑麵、玉米麵和在一起蒸的饃饃。但是母親每次都給我烙白麵餅子,並且捲上胡麻油和香豆子,用麥草燒火慢慢烙。母親把火候掌握的很好,並且在平底鍋裡時時翻著餅子,這樣餅子兩面受火均勻,烙出的餅子又酥又脆。可是香噴噴的餅子母親不曾吃一口,全部裝在袋子裡,坐上班車給我送到學校。

  母親一週給我烙十二個餅子,從沒有間斷過,不顧疲乏勞累,不顧酷暑寒冬,不顧吹風下雨。一個學期,母親要為我烙一百二十多個餅子,高中三年總共烙一千五百多個。可是烙在餅子裡的親情呢?豈是這些資料能夠計算得了的。母親深沉的愛,從我們家鄉到縣城,從餅子一直到我的心裡。當母親胳膊困時,腳疼了站不住時,汗水大顆大顆往下滴時,我在哪呢?我在為我的前途為母親的希望而學習,去考大學,可是我沒有得到一紙大學通知書送給我可親可敬的母親啊。

  記得上高三的中秋節,我回到家裡。母親正準備要出門收割稻子,然而看見我回來了,立即放下鐮刀,急忙走進廚房,洗手、和麵、擀麵、扇涼、熗蔥花、拌麵……不到一會兒功夫,母親就給我端出了香噴噴的油潑辣子涼拌麵。當我著急要吃到嘴裡時,母親突然想起了什麼,著急說著等一下,又站在爐火旁,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握著鐵勺,小心的翻攪著。我走進細看,母親用舀飯的小鐵勺給我炒雞蛋。我瞬間怔住了,淚水如流水般奪眶而出。

  我家孩子多,都在上學,花費很高。人多地少,父母起早貪黑地苦幹,日子還是有點拮据。平時雞下的蛋都收起來存多了賣錢,供日常的花銷。家裡人從不捨得吃一個。但是隻要我回來,母親都要給我炒一個雞蛋吃,用舀飯的小鐵勺炒,省油又方便。炒好後,母親喊著讓我吃,沒有弟弟妹妹的份,說我在外面上學累,吃的不好。可是家人能在家裡吃的有多好呢?二十幾年前農村人的日子還是很艱難的。

  瑣碎的家務,繁重的農活,使得要強的母親頭上過早地生了白髮,臉色焦黑焦黑,要知道,我的母親那時還不到四十歲呀。然而母親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省下所有的錢都用在家裡,用在我們姊妹身上。有一次我從父母給我的零花錢裡省出一點,給母親買了一包麥乳精,給母親帶了回去。誰知母親還是沒有捨得喝,我回家的時候又悄悄的給我裝上。看著這包捎回去又帶回來的麥乳精,我只有一句話問自己:我拿什麼來報答母親的深恩。

  高考結束後的整個假期,我都鬱鬱寡歡,不敢見人也羞於見人。母親看著我這個樣子,出門勞動時叫上我,我知道母親的良苦用心,其意不在勞動,而是讓我出去散散心。跟在母親身後的我低著頭,從不言語,碰見熟人也不敢打招呼,擔心人家問我高考的事。這時候母親跟熟人匆匆說幾句也就走開了,母親懂得我的難堪。數次之後不再叫我出去勞動,而是悄悄麻煩鄰居家的姑娘來我家教我學著納鞋底,繡鞋墊,勞累了一天的母親晚飯後還要到鄰居家去,一方面是感謝人家,一方面讓鄰居家的姑娘儘量多勸我,讓我想開點,第一年沒考上的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再補習,再考,直到考上為止。母親說,她從沒有想過讓我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她的目標是將來的我要像城裡人一樣生活。母親雖不當著我的面說這些,但作為她的女兒,我怎能不知道母親那一顆柔軟的心呢?

  只要開啟記憶的閘門,如海般洶湧而至的母愛便湧向心頭。

下一頁更多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