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背後的中醫理論滯後
模糊理論導致中醫開藥標準各異
看過中醫的人,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治療某個病症時,醫生反覆開出過多種不同成分的中藥材,但是吃過一段時間後,病情卻並不見有所好轉;或者在看同一種病的時候,在不同的醫生那裡,也會開出內容迥異的兩種藥方。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中醫師開藥似乎全憑經驗,如果吃好了,萬事大吉。如果療效不明顯,則可以將問題推給中藥起效慢。
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中醫還固守著舊觀念。是否也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呢?
“從中醫的起源不難看出,中醫理論是從中國傳統哲學中孕育而生的。中醫講究陰陽五行、講究氣。但是從科學的層面上看,這些哲學層面的東西並不具象。”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皋永利認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屬自然科學。鑑於此,中醫想要得到真正的發展,就應該擺脫哲學的籠統。比如傳統中醫認為,“人身分陰陽,臟腑分陰陽”,而這陰陽究竟是什麼卻說不清楚。所以中醫要想作為具體的科學,必須摒棄這種含混不清的概念,發展出一套精確的表述。用“意象”去解讀醫學,只是古代醫學受時代所限的權宜之策。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的中醫理論也應該有進一步的發展,從“意象”走向“具象”。
而從另一方面,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田金洲看來,中醫理論的發展與其說是滯後,不如說是超前。某種角度來看,中醫理論的超前性,將時代背景遠遠拋在了身後,所以反而顯得中醫理論不合時宜,不如西方。
田金洲說,比如中醫講究“一人一方”的治療方法,就是根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藥方。而這種方法用西醫來解讀,就是“個體化治療方案”。這種方法也是目前西醫比較推崇的方式,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病因都不相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但不論是“一人一方”還是“個體化醫療”,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醫生的技術和醫德要十分過硬。這樣制定出的治療方案才能手到病除。但是目前中醫師的素質千差萬別,有些經驗不足、治療能力不高的醫生也敢自稱名醫。他們開出的方子,雖然也可以算作是個體化治療方案,但是功效就很難保證了。所以如果沒有這個大前提,個體化治療方案反而會顯得作用不強,有時還會貽誤治療。
“中藥無毒副作用”不科學
中藥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是一種秉性溫良的治療手段,不但藥性溫和副作用小,還是一種能徹底消除病灶的方法。這與西醫給人的治標不治本的觀念完全不同。但實際上,中醫也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溫和無害、治病除根。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教授周平安認為,所謂“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由於體質不相對應、用藥量過大、療程過長,近10年來有關服用中藥導致中毒及嚴重毒副作用的事件屢見不鮮。
這些事件,有的是因為覺得中藥無副作用而長期服用某種中藥引起的。比如,龍膽瀉肝丸具有清瀉肝膽溼熱的作用,臨床效果非常顯著。許多患者,特別是女性,常常由於肝火旺,或肝膽溼熱,或肝胃不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目赤、脅痛、心煩、急躁、失眠等症狀,就醫時被告知宜服用龍膽瀉肝丸。結果一服便起效,症狀很快就能消除。很多患者根據自身體驗把龍膽瀉肝丸當作家庭常備藥,上述症狀一出現,便服用龍膽瀉肝丸,於是就形成了長期地、間斷性地、小劑量地服用龍膽瀉肝丸的情況。有的患者斷斷續續服用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長期小量累積的結果,最終導致馬兜鈴酸中毒性腎損害,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是藥三分毒。目前,預防非典常用的兩類中藥——清熱解毒方藥和扶正補益方藥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清熱解毒藥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但是由於這種藥性味苦寒,特別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寒者用藥後會造成胃寒、腹瀉、神疲、乏力,反而使人體抗病機能下降。而扶正補益藥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分。一般人氣血陰陽是平衡的,一補反而打亂了平衡。尤其是青壯年體質好,亂用補藥容易上火,造成口乾咽燥,尿黃便祕。所以,中成藥跟西藥都是靠化學成分作用於機體來治病的,只不過大部分藥性相對比較緩和而已,絕非沒有副作用。
“同時中醫治本,西醫治標的說法也並不確切。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一套治療方法,不存在誰治本,誰治標的關係。比如,如果是病菌引起的疾病,西醫採用的抗菌藥物就能將它治好,這就是找到了疾病的根源,肯定是一種治本的療法。”田金洲說。
中醫藥走出國門遇到尷尬
目前在世界上,中醫藥在很多國家遇到了尷尬的境地:中藥不被允許進入主流的醫療市場,只能夠以食品、保健品出售。在去年4月,中國的中藥企業就撞在了歐盟的“註冊門”上。因為歐盟在2004年出臺了《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式指令》,要求所有國家的植物藥生產企業必須在 2011年 4月 30日前完成註冊,否則就得在歐盟禁售。
有觀點認為,中醫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之所以遇到了眾多的困難,根本原因在於中醫的理論滯後了。
此前接受採訪的鍼灸專家告訴記者,中國的傳統醫學,體系複雜,又往往與文化交織在一起。雖然往往被人們統稱為“中醫”,但實際上,有很多差別迥異的理論體系。
有的外國人對經絡延續了“管道”的思想,吻合了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但也有人產生了一種基於西醫的認知,他們看到一些經脈與神經的走向很像,就認為經絡實際上是在說神經。
此外,中醫藥的標準問題也亟待完善。比如同為附子,藥典規定常用量為3-15克,但有的地方卻根據病人的不同病症,用到30克。而且各地對於附子的炮製方法也有所不同,這些都無法用單一的標準來規範。但是,目前西方現代醫學的理論體系普遍要求中醫藥學也要像現代醫學一樣,對任何問題的解釋都要有客觀依據,所以中醫藥標準制定的難度也影響了中醫藥走出國門。
看過中醫的人,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治療某個病症時,醫生反覆開出過多種不同成分的中藥材,但是吃過一段時間後,病情卻並不見有所好轉;或者在看同一種病的時候,在不同的醫生那裡,也會開出內容迥異的兩種藥方。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中醫師開藥似乎全憑經驗,如果吃好了,萬事大吉。如果療效不明顯,則可以將問題推給中藥起效慢。
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中醫還固守著舊觀念。是否也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呢?
“從中醫的起源不難看出,中醫理論是從中國傳統哲學中孕育而生的。中醫講究陰陽五行、講究氣。但是從科學的層面上看,這些哲學層面的東西並不具象。”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皋永利認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屬自然科學。鑑於此,中醫想要得到真正的發展,就應該擺脫哲學的籠統。比如傳統中醫認為,“人身分陰陽,臟腑分陰陽”,而這陰陽究竟是什麼卻說不清楚。所以中醫要想作為具體的科學,必須摒棄這種含混不清的概念,發展出一套精確的表述。用“意象”去解讀醫學,只是古代醫學受時代所限的權宜之策。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的中醫理論也應該有進一步的發展,從“意象”走向“具象”。
田金洲說,比如中醫講究“一人一方”的治療方法,就是根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藥方。而這種方法用西醫來解讀,就是“個體化治療方案”。這種方法也是目前西醫比較推崇的方式,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病因都不相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但不論是“一人一方”還是“個體化醫療”,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醫生的技術和醫德要十分過硬。這樣制定出的治療方案才能手到病除。但是目前中醫師的素質千差萬別,有些經驗不足、治療能力不高的醫生也敢自稱名醫。他們開出的方子,雖然也可以算作是個體化治療方案,但是功效就很難保證了。所以如果沒有這個大前提,個體化治療方案反而會顯得作用不強,有時還會貽誤治療。
中藥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是一種秉性溫良的治療手段,不但藥性溫和副作用小,還是一種能徹底消除病灶的方法。這與西醫給人的治標不治本的觀念完全不同。但實際上,中醫也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溫和無害、治病除根。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教授周平安認為,所謂“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由於體質不相對應、用藥量過大、療程過長,近10年來有關服用中藥導致中毒及嚴重毒副作用的事件屢見不鮮。
這些事件,有的是因為覺得中藥無副作用而長期服用某種中藥引起的。比如,龍膽瀉肝丸具有清瀉肝膽溼熱的作用,臨床效果非常顯著。許多患者,特別是女性,常常由於肝火旺,或肝膽溼熱,或肝胃不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目赤、脅痛、心煩、急躁、失眠等症狀,就醫時被告知宜服用龍膽瀉肝丸。結果一服便起效,症狀很快就能消除。很多患者根據自身體驗把龍膽瀉肝丸當作家庭常備藥,上述症狀一出現,便服用龍膽瀉肝丸,於是就形成了長期地、間斷性地、小劑量地服用龍膽瀉肝丸的情況。有的患者斷斷續續服用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長期小量累積的結果,最終導致馬兜鈴酸中毒性腎損害,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是藥三分毒。目前,預防非典常用的兩類中藥——清熱解毒方藥和扶正補益方藥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清熱解毒藥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但是由於這種藥性味苦寒,特別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寒者用藥後會造成胃寒、腹瀉、神疲、乏力,反而使人體抗病機能下降。而扶正補益藥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分。一般人氣血陰陽是平衡的,一補反而打亂了平衡。尤其是青壯年體質好,亂用補藥容易上火,造成口乾咽燥,尿黃便祕。所以,中成藥跟西藥都是靠化學成分作用於機體來治病的,只不過大部分藥性相對比較緩和而已,絕非沒有副作用。
“同時中醫治本,西醫治標的說法也並不確切。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一套治療方法,不存在誰治本,誰治標的關係。比如,如果是病菌引起的疾病,西醫採用的抗菌藥物就能將它治好,這就是找到了疾病的根源,肯定是一種治本的療法。”田金洲說。
中醫藥走出國門遇到尷尬
目前在世界上,中醫藥在很多國家遇到了尷尬的境地:中藥不被允許進入主流的醫療市場,只能夠以食品、保健品出售。在去年4月,中國的中藥企業就撞在了歐盟的“註冊門”上。因為歐盟在2004年出臺了《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式指令》,要求所有國家的植物藥生產企業必須在 2011年 4月 30日前完成註冊,否則就得在歐盟禁售。
有觀點認為,中醫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之所以遇到了眾多的困難,根本原因在於中醫的理論滯後了。
此前接受採訪的鍼灸專家告訴記者,中國的傳統醫學,體系複雜,又往往與文化交織在一起。雖然往往被人們統稱為“中醫”,但實際上,有很多差別迥異的理論體系。
有的外國人對經絡延續了“管道”的思想,吻合了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但也有人產生了一種基於西醫的認知,他們看到一些經脈與神經的走向很像,就認為經絡實際上是在說神經。
此外,中醫藥的標準問題也亟待完善。比如同為附子,藥典規定常用量為3-15克,但有的地方卻根據病人的不同病症,用到30克。而且各地對於附子的炮製方法也有所不同,這些都無法用單一的標準來規範。但是,目前西方現代醫學的理論體系普遍要求中醫藥學也要像現代醫學一樣,對任何問題的解釋都要有客觀依據,所以中醫藥標準制定的難度也影響了中醫藥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