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作風心得體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回首這段時間的教學工作,感受頗多。我是一個新老師,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很多,半學期下來,我覺得學習備課、聽課和班級管理三方面尤為重要。剛開學的時候總是急於求成,常常感到工作寸步難行,在熱心的老教師的幫助下,我慢慢有了進步。

  在語文教學方面,以前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知識性的,只知道往學生身上儘量多的"填",這應該也是最簡單最粗心的教學方法。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課本,教材,每一課都要備上一兩個天,想方設法令讓自己對課文和教學步驟爛熟於心,使學生易接受。知識和經驗是勤學好問得來的,為了防止自己也陷入填鴨式教學的圈圈中,我還請教了老教師,他們都非常熱情的幫我解答,讓我獲益匪淺。他們告訴我一些實用的上課小點子,我以為這樣學生會很好的理解我講過的內容,但事實並非如此,用起老教師的好點子還只是停留在表面模仿,加上以我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有時會高估他們的水平,想不到他們可能會出的錯誤。這樣非但沒有見到成效,反而發現,學生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能力也停滯不前。由此我又知道了,學習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從基礎作起。聽過許多老教師的課,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常態課,他們總是把學生的思維慢慢引出來,循序漸進的,一切都能水到渠成的。

  除此外,同時課堂上駕馭課堂的能力也是我開始覺得很頭疼的問題,我帶的是一個行為習慣不算好的班級,上課愛講話易分心。因為學生在課堂上一舉一動直接影響教學,所以當有學生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會受影響,上課效率也大大降低,好在最終還是慢慢克服了。他們開學來有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常常一個班級裡有一半的學生沒有完全按要求寫好作業,一天又一天的跟蹤,一天又一天的強調,一天又一天的找方法,現在的他們總算能夠好好的把作業上交,但作業的質量還是需要耐心的教導。有個別的學生一直都改不了應付作業的習慣。

  在班主任班級管理方面,由於自己對小學生的管理一開始沒有什麼經驗,班級的紀律很不好。幸好又是同事的熱情告誡——"成績要上去,紀律抓在前",讓我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先抓好紀律。我並不是一個"凶"老師,我愛和他們像朋友一樣的說說笑笑,上課時我也總是抑制不住豐富的表情,於是,學生將這種"和藹"當成了"好",他們在和我沒有很深的感情基礎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對我出示的命令作出迅速的反映。為了樹立正確的班主任形象,我想盡了辦法,開始懂得,班主任的形象應該隨情況改變而改變。上課時風趣幽默,但又對紀律要求嚴格;搞活動時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能參與其中使學生情緒高漲。在學生的心中,我開始變"凶",對他們的錯誤行為總是"窮追不捨",一天又一天的教導,曉之以理;一天又不天的勸說,語重心長;一天又一天的修正管理方法,時動之以情。

  師父教我批評學生的形式要多樣,要學會掌握尺度。我細心揣摩學生心理,要在把事情問個追根究底。批評他們時的態度儘量溫和相勸,適時嚴肅指正,偶爾學學其他老師的雷霆萬鈞,最後再春雨潤物一般,有理有據地讓學生心服口服,像《說聲"對不起"》裡的陳老師一樣,引導他們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試用過幾個學生,發現這些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

  以上內容是我近段時間以來在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我的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體會和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成長。

  篇2

  轉眼間,我來到中等專業學校工作四個月了,在短暫的幾個月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四個月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這幾個月當中,我主要擔任教授13級部分班級的城軌概論,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緻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製作或借鑑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四個月中我還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在其他同事的幫助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學校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專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篇3

  我有幸參加了在10月17日在桐鄉市崇德小學舉辦的"新課程課堂教學開放日",共聽取了三堂體育教學觀摩課。

  聽課後,感覺受益非淺,讓自己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東西。如第一堂課《跨越式跳高》,在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趣味短繩,從而引匯出跨越式跳高。

  再如《成橋》中,注重發展快樂體育,教學內容設計時層層推進、循序漸進,既讓學生學得紮實,又讓學生有新鮮感,體驗成功並獲得快樂。

  這次來上課的三位教師,可以算得上是經驗豐富,他們的教學功底紮實,經驗豐富,揮灑自然,善於駕馭課堂,善於運用課堂獎勵機制,適時表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課堂教學中,三堂體育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達到情境交融,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課堂常規規範,學生精神飽滿。

  從課堂中表現出的學生的精神面貌中,可以看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很重視學生的佇列練習,無論是課堂中的原地三面轉法,還是原地踏步,齊步走,學生的動作到位,精神飽滿。

  2、教師基本功紮實,課堂駕御能力突出。

  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身體姿態,語言表達,還是教師的教學風度,都表現的非常的出色,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在引導學生的自主活動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新穎的學習方法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知識的熱情。

  教師都引導學生採用新穎的學習方法,注重全體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每一組裡的學生都在為了小組的勝利而努力。當小組比賽時,各組的加油聲更是此起彼伏,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

  但是,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學習別人的東西,只能是去學習那些好的方法,好的經驗,不一定完全照搬,不能盲目的效仿,由於條件因素、地域環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們在應用的同時,必須考慮到當地的生活環境實際,班級基礎,學校授課條件等因素,不能一味地把那些條條框框照搬進來,因為地域環境不同,他們那裡適用的東西,到我們這裡未必就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