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哲學家或哲學派別的命題
這是一些測試題,如果你沒有試卷,你可以做一下,看自已的水平。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關哲學問題的經典論斷
1,“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麼也沒有。”(馬,恩)?
2,“物質是從各種實物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馬,恩)
3,“運動應當從它的反面即從靜止找到它的量度。”(馬,恩)
4,“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列寧)
5,“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並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恩)
6,“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
7,“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馬,恩)
9,“頭腦的辯證法只是現實世界(自然界和歷史)的運動形式的反映。”(馬,恩)
10,“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整個自然界的,而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運動的反映而已。”(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個別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質。”(列寧)
12,“辯證法對觀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時包含對觀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觀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馬,恩)
13,“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末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祕的性質。”(馬,恩)
15,“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而所謂偶然性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馬,恩)
16,“本質在表現出來;現象是本質的。”(列寧)
17,“假象的東西是本質的一個規定,本質的一個方面,本質的一個環節。”(列寧)
18,“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恩)
19,“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列寧)
20,“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就會變成物質力量。”(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馬,恩)
22,“人的思維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馬,恩)
23,“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馬,恩)
24,“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至於使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鬥爭。”(列寧)
25,“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馬,恩)
26,“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愈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馬,恩)
27,“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28,“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列寧)
29,“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具有絕對的意義。”(馬,恩)
3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彷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錯誤。”(列寧)
31,“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列寧)
3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恩)
33,“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恩)
34,“人的本質,在其觀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恩)
35,“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馬,恩)
36,“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己。”(馬,恩)
37,“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提琴。”(馬,恩)
(二)中,西哲學史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元氣是構成世界的本體。”(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
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4,“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王充)
5,“一天一地,並生萬物,萬物之生,俱得一氣。”(王充)
6,“太虛即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張載)
7,“五行之氣,天與人相交勝。”(劉禹錫)
8,“水是萬物的始基。”(古希臘泰勒斯)
9,“萬物都從火產生,也都消滅而復歸於火。”(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礎。”(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三)中,西哲學史上古代自發辯證法典型命題列舉
1,“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易經》,指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性和永恆性。)
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是一種普遍現象。)
3,“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易傳》,指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是變化的原因;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表現出無窮的變化。)
4,“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舉”,“疆(強)有所不能勝”,“無難之法,無害之功,天下無有也。”(韓非,是說,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相對的,絕對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責備。)
5,“動自休,自峙自流”,“籲炎吹冷,交錯而動。”(柳宗元,是說,萬物自己運動;運動的根本原因在於陰陽二氣相經作用所引起。)
6,“一物兩體,氣也”,“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天地變化,二端而已。”(張載,是說,陰陽兩個對立面,即矛盾;氣是陰陽兩個對立面即矛盾的統一體;沒有對立面,就沒有統一體,沒有統一體,對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對立面的互動作用,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根源。)
7,“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程顥,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對立面的統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8,“一切皆流,一切皆變,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四)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認識論典型命題列舉
1,“知,材也。”(墨家,是說,認識是人的感受的一種特性。)
2,“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家,是說,人們都具備所以知的認識能力,因此能夠產生認識,就象人有眼睛能夠看見景象一樣。)
3,“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是說,就人的本性說,是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就客觀事物的道理說,是可以被認識的。)
4,“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含謂之智。”(荀子,是說,人具有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即知,這種認識能力與外界事物相結合就是認識,即智。)
5,“緣(因)耳而知聲,緣目而知形。”(荀子)
6,“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韓非,是說,遵循名實相符的原則來判定是非,根據檢驗的結果來審查言論是否正確。)
7,“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韓非,是說,檢驗言行的客觀標準是“功用”,即效用。)
8,“事實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是說,認識和理論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必須通過實際效果來檢驗,凡是符合事實效果,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
9,“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王充,是說,違背事實效果的思想理論,即使說得再好聽,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
10,“聞見之知,乃物交而知。”(張載,是說,通過耳目感官和外界相接觸而獲得認識,外界事物是第一性的,人的認識是第二性的。)
11,“因所以發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是說,根據客觀物件才得以發生主體認識,主體的認識必須符合客觀物件。)
(五)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典型觀點列舉
1,“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日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孔子,是說,“行”是“學”的表現。)
2,“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是強調知行統一,學以致用。)
3,“只有兩件:理會,踐行”,“行為重。”(朱熹,認為知先於行,在認識上道理明瞭,就會指導人去行動;行重於知,理會的目的在於踐行,只是理會不去踐行,等於沒學。)
4,“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朱熹,是說,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關係。)
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是說,知而不行,則體會不深;見之於行,則認識更明,知行互相依賴,互相促進,不可偏廢。這是知行關係問題上的相互辯證法思想。)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是說知是行的來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認為知決定行。顛倒了知和行的關係,是唯心主義的知行觀。)
7,“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認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8,“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為學,則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矣。”(王陽明,強調只有通過“行”才能掌握學問,才能窮理。這是合理的觀點。)
9,“由行而行則知,由知而知所行。”(王夫之,強調知行統一。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0,“行可兼知,行高於知。”(王夫之,強調行對知的決定作用。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1,“行而後知”,“'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魏源,認為,人的認識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獲得的,行先知後。這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2,“知難行易”,“天下事惟患於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學之理則,以求得其真知,則行之決無所難。”(孫中山,在知行關係上認為,知是難的,行是易的,即知難行易。)
13,“行先知後”,“宇宙間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實,然後才發生言論,並不是先有言論,然後才發生事實”,“夫維新變法,國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後乃能知之也。”(孫中山,認為,行在先,知在後,“行先知後,”知是從行中來的,能實行便能知,能知便能進步。)
14,“科學雖明,惟人類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後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較於知而後行為尤為也。且人類進步,皆韌於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則,而不以科學之發明為之變易者也。”(孫中山,是說行先知後,行易知難。這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六)中,西哲學史上客觀唯心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老子)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老子)
3,“萬物皆是一理”,“有理則有氣”,“天者,理也”。(程頤)
4,“有是理,後生是氣”,“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5,“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物質世界是絕對精神的外化”,“絕對理念是萬事萬物的本源。”(黑格爾)
6,“理念世界”,“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圖)
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
8,人為天命所主宰。
(七)中,西哲學史上主觀唯心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萬物皆備於我。”(孟子)
2,“萬物與我為一。”(莊子)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
4,“心即理。”(陸九淵)
5,“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王陽明)
6,“心包萬物,心包萬理。”(王陽明)
7,“萬物皆在吾心中。”(王陽明)
8,“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康德)
9,“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10,“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
11,“物質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
12,“物是感覺的複合。”(馬赫)
13,“自由選擇的意志高於一切。”(尼采)
14,“意志是世界的物自體,是世界的本質。”(叔本華)
15,“意志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根源。”(叔本華)
16,“經驗是世界的最終構成要素。”(波格丹諾夫)
17,“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經驗。”(杜威)
(八)中,西哲學史上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觀的典型觀點列舉
1,“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人造出來供人用的,是因為它對人大有用處,所以才給'真理'的美名。”(胡適)
2,“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
3,“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是社會組織起來的經驗。”(波格丹諾夫)
4,“被社會公認的就是真理。”
(九)中,西哲學史上古代形而上學典型命題列舉
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萬物皆一”,“齊萬物而為一。”(莊子)
2,“合同異”,“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惠施)
3,“堅白離”,“白馬非馬。”(公孫龍)
4,“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
5,“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唯有現在,現在是唯一不變的存在”,“'存在'是唯一,並無運動的餘地”,“只有'存在'始終不動”。(巴門尼德)
6,“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
7,“飛矢不動。”(芝諾)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關哲學問題的經典論斷
1,“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麼也沒有。”(馬,恩)?
2,“物質是從各種實物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馬,恩)
3,“運動應當從它的反面即從靜止找到它的量度。”(馬,恩)
4,“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列寧)
5,“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並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恩)
6,“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
7,“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斯大林)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馬,恩)
9,“頭腦的辯證法只是現實世界(自然界和歷史)的運動形式的反映。”(馬,恩)
10,“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整個自然界的,而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運動的反映而已。”(馬,恩)
11,“任何一般都是個別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質。”(列寧)
12,“辯證法對觀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時包含對觀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觀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馬,恩)
13,“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馬,恩)
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話,那末世界歷史就會帶有非常神祕的性質。”(馬,恩)
15,“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而所謂偶然性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馬,恩)
16,“本質在表現出來;現象是本質的。”(列寧)
17,“假象的東西是本質的一個規定,本質的一個方面,本質的一個環節。”(列寧)
18,“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恩)
19,“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列寧)
20,“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就會變成物質力量。”(馬,恩)
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馬,恩)
22,“人的思維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馬,恩)
23,“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馬,恩)
24,“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至於使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鬥爭。”(列寧)
25,“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馬,恩)
26,“人對一定問題的判斷愈是自由,這個判斷的內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馬,恩)
27,“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28,“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列寧)
29,“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具有絕對的意義。”(馬,恩)
3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彷彿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就會變成錯誤。”(列寧)
31,“實踐高於(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列寧)
3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恩)
33,“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恩)
34,“人的本質,在其觀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恩)
35,“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馬,恩)
36,“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己。”(馬,恩)
37,“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夠演奏第一提琴。”(馬,恩)
(二)中,西哲學史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元氣是構成世界的本體。”(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
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
4,“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王充)
5,“一天一地,並生萬物,萬物之生,俱得一氣。”(王充)
6,“太虛即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張載)
7,“五行之氣,天與人相交勝。”(劉禹錫)
8,“水是萬物的始基。”(古希臘泰勒斯)
9,“萬物都從火產生,也都消滅而復歸於火。”(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礎。”(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三)中,西哲學史上古代自發辯證法典型命題列舉
1,“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易經》,指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性和永恆性。)
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是一種普遍現象。)
3,“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易傳》,指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是變化的原因;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表現出無窮的變化。)
4,“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舉”,“疆(強)有所不能勝”,“無難之法,無害之功,天下無有也。”(韓非,是說,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相對的,絕對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責備。)
5,“動自休,自峙自流”,“籲炎吹冷,交錯而動。”(柳宗元,是說,萬物自己運動;運動的根本原因在於陰陽二氣相經作用所引起。)
6,“一物兩體,氣也”,“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天地變化,二端而已。”(張載,是說,陰陽兩個對立面,即矛盾;氣是陰陽兩個對立面即矛盾的統一體;沒有對立面,就沒有統一體,沒有統一體,對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對立面的互動作用,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根源。)
7,“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程顥,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對立面的統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8,“一切皆流,一切皆變,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四)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認識論典型命題列舉
1,“知,材也。”(墨家,是說,認識是人的感受的一種特性。)
2,“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家,是說,人們都具備所以知的認識能力,因此能夠產生認識,就象人有眼睛能夠看見景象一樣。)
3,“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是說,就人的本性說,是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就客觀事物的道理說,是可以被認識的。)
4,“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含謂之智。”(荀子,是說,人具有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即知,這種認識能力與外界事物相結合就是認識,即智。)
5,“緣(因)耳而知聲,緣目而知形。”(荀子)
6,“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韓非,是說,遵循名實相符的原則來判定是非,根據檢驗的結果來審查言論是否正確。)
7,“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韓非,是說,檢驗言行的客觀標準是“功用”,即效用。)
8,“事實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是說,認識和理論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必須通過實際效果來檢驗,凡是符合事實效果,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
9,“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王充,是說,違背事實效果的思想理論,即使說得再好聽,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
10,“聞見之知,乃物交而知。”(張載,是說,通過耳目感官和外界相接觸而獲得認識,外界事物是第一性的,人的認識是第二性的。)
11,“因所以發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是說,根據客觀物件才得以發生主體認識,主體的認識必須符合客觀物件。)
(五)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典型觀點列舉
1,“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日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孔子,是說,“行”是“學”的表現。)
2,“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是強調知行統一,學以致用。)
3,“只有兩件:理會,踐行”,“行為重。”(朱熹,認為知先於行,在認識上道理明瞭,就會指導人去行動;行重於知,理會的目的在於踐行,只是理會不去踐行,等於沒學。)
4,“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朱熹,是說,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關係。)
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是說,知而不行,則體會不深;見之於行,則認識更明,知行互相依賴,互相促進,不可偏廢。這是知行關係問題上的相互辯證法思想。)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是說知是行的來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認為知決定行。顛倒了知和行的關係,是唯心主義的知行觀。)
7,“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認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8,“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為學,則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矣。”(王陽明,強調只有通過“行”才能掌握學問,才能窮理。這是合理的觀點。)
9,“由行而行則知,由知而知所行。”(王夫之,強調知行統一。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0,“行可兼知,行高於知。”(王夫之,強調行對知的決定作用。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1,“行而後知”,“'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魏源,認為,人的認識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獲得的,行先知後。這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12,“知難行易”,“天下事惟患於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學之理則,以求得其真知,則行之決無所難。”(孫中山,在知行關係上認為,知是難的,行是易的,即知難行易。)
13,“行先知後”,“宇宙間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實,然後才發生言論,並不是先有言論,然後才發生事實”,“夫維新變法,國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後乃能知之也。”(孫中山,認為,行在先,知在後,“行先知後,”知是從行中來的,能實行便能知,能知便能進步。)
14,“科學雖明,惟人類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後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較於知而後行為尤為也。且人類進步,皆韌於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則,而不以科學之發明為之變易者也。”(孫中山,是說行先知後,行易知難。這是唯物主義的知行觀。)
(六)中,西哲學史上客觀唯心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老子)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老子)
3,“萬物皆是一理”,“有理則有氣”,“天者,理也”。(程頤)
4,“有是理,後生是氣”,“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5,“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物質世界是絕對精神的外化”,“絕對理念是萬事萬物的本源。”(黑格爾)
6,“理念世界”,“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圖)
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
8,人為天命所主宰。
(七)中,西哲學史上主觀唯心主義典型命題列舉
1,“萬物皆備於我。”(孟子)
2,“萬物與我為一。”(莊子)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
4,“心即理。”(陸九淵)
5,“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王陽明)
6,“心包萬物,心包萬理。”(王陽明)
7,“萬物皆在吾心中。”(王陽明)
8,“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康德)
9,“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10,“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
11,“物質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
12,“物是感覺的複合。”(馬赫)
13,“自由選擇的意志高於一切。”(尼采)
14,“意志是世界的物自體,是世界的本質。”(叔本華)
15,“意志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根源。”(叔本華)
16,“經驗是世界的最終構成要素。”(波格丹諾夫)
17,“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經驗。”(杜威)
(八)中,西哲學史上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觀的典型觀點列舉
1,“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人造出來供人用的,是因為它對人大有用處,所以才給'真理'的美名。”(胡適)
2,“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
3,“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是社會組織起來的經驗。”(波格丹諾夫)
4,“被社會公認的就是真理。”
(九)中,西哲學史上古代形而上學典型命題列舉
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萬物皆一”,“齊萬物而為一。”(莊子)
2,“合同異”,“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惠施)
3,“堅白離”,“白馬非馬。”(公孫龍)
4,“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
5,“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唯有現在,現在是唯一不變的存在”,“'存在'是唯一,並無運動的餘地”,“只有'存在'始終不動”。(巴門尼德)
6,“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
7,“飛矢不動。”(芝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