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高三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因高考和擇業的日益逼近,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心理問題容易產生。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一、焦慮阻人前行
問題:“高考臨近,某些科目依然提高不了,優勢科目又進步不大,假如這次考不好,怎麼對得起對我報那麼大期望的父母和老師。”
分析:在來訪的學生中,對學習焦慮、對高考緊張是最多的。其實,適度的緊張與焦慮有利於成績的提高。問題在於,太緊張、太焦慮就會使人失去理智。
對策:學生列出適合自己水平和進度的詳細複習計劃,從基礎做起,兼顧全面,優勢要強化,劣勢要彌補,盡力減少失誤。複習時還要學會放棄,即遇到難題先放放,先完成其他內容,若有剩餘時間,再回過頭來處理“遺留問題”,若沒有就放在明天或後天再做。
二、沉默的羔羊在孤寂中彷徨
問題:考試心理調整不好,在封閉中學生開始自責,太緊張、太焦慮,使人失去努力的勇氣和力量。
分析:大多高三學生是拼死一搏,同學之間再不可以是親親熱熱,坦坦蕩蕩的了,一切都要保密,學習資料要保密,學習時間安排要保密,請教教師問題要保密,高考資訊要保密,作業要保密,自己努力程度更是保密,白天在學校要裝得不很用功,晚上獨自一個人拼命開夜車,一點、二點、三點。所以一個個成了“沉默的羔羊”, 得到的一個後果只能是把問題指向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了,說自己笨;考試心理調整不好了,說自己無能,一切不好都緣由自己,在封閉中學生開始自責或自負。在來訪學生中,“想找人說說話”的比重僅次於對高考的緊張。“我很希望有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幫我減輕心頭的壓力。可現在時間這麼緊,誰能顧及自己?”
對策:學生最好是找父母或自己信得過的老師、朋友聊聊,找不到人,寫日記和給朋友寫信也是不錯的辦法。這些都不行,就每天定時做做運動,如跑步。老師找學生談話送關懷,適當地組織一些集體活動也許很必要。
三、誤入“戀愛”之途
問題:中學生承擔得起“戀愛”嗎?他們對“友情”與“戀情”的認識到底有多深?
“最近不知為什麼,就是集中不了精神學習,夜晚有時想得太多而無法入睡,第二天課上又昏昏欲睡。我覺得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除非她能出現。”
分析:學生中出現異性相吸,產生好感是正常的,這是我們青少年所必經階段。但有的中學生對剛萌發的異性之情缺乏足夠的認識,誤認為“異性交往就是談戀愛”,把正常的異性友情錯誤地理解為兩性愛情,超越了正常異性交往的界線,過早地產生了對異性的情愛。
對策:戀愛中的人很難聽得進別人的話。但有一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友誼觀,儘早讓學生明白友情與戀情、愛情與本能衝動、愛情與責任、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是很有必要的。老師或家長可以開誠佈公地和他們討論這些問題,聊一聊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交流各自看法。讓學生認識到,戀愛是責任。
四、來自家庭的困惑
問題:“我這個乖乖女,在多年以來的‘高壓’教育下,已由人見人愛的尖子生淪為平凡的學生了。幸好現在還擁有平和的心態。只要鬆了綁,我會比以前更平和。”
分析:家庭的溫暖,是考生成才的關鍵;家庭的期望,也是一種壓力。
對策:學生對家長的話要聽,路還是要自己走。換位思考,壓力會變成動力。儘管我們感到自己長大了、成熟了,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自作主張。但事實上,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無法把握的。承認這一點,並不意味著你缺乏主見。相反,真正獨立的人並不剛愎自用,而是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
五、神經過敏的病痛
問題:決勝高考,最怕的就是生病。很多時候,卻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我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不過還是害怕吹風,但坐在那個位置,卻不得不吹風。後來我乾脆不理它了,也不見有什麼事發生,看來是我自己的心理有點問題。”
分析: 心理上的恐慌比病痛本身更可怕,它甚至能讓人在未觸及到任何傳染源的情況下,失去鬥志而倒下。
對策:與其膽戰心驚,不如坦然面對:病了又如何,何況沒有病。有效預防措施如下: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補充營養,增進腦力和體力,多吃水果和蔬菜;注意飲品的選擇,消除疲勞和減少大腦的耗氧量;不要濫服補品和藥物,避免不良反應;妥善安排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做到勞逸結合,提高身體免疫力,抵禦疾病;注意體育鍛煉;注意情緒交流,減輕心理壓力。
六、心有自卑結
問題:“我的數學比較差,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有突破。我都被數學考怕了。”
分析:學生偏科是高考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在高考中不是說最差一門課的成績就一定很糟。
對策:讓學生明白勝不驕,敗不餒,做起來確實不容易。不過有一點是可以做到的:從基礎做起。努力減少失誤,得一分就是一分,也許創造奇蹟的就是他/她。
七、我該聽誰的
問題:“爸媽說:‘報華西,以後發展前途好。’我也想啊,可萬一錄取不上臨床醫學怎麼辦。”
分析:中國的孩子太寶貝了,受寵得前途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因此,填報高考志願,也就成了百萬考生最頭痛的事。
對策:告訴學生有的事不妨聽聽家長、老師的,他們畢竟是過來人,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看待問題更加全面、客觀;有的事,還得自己做主。填報志願,要注意興趣與專業的關係。有興趣不等於可以作為專業,興趣不等於專長;興趣是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