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習計劃

  高三學習是最緊張的階段,正因如此更需要合理規劃。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文綜:

  1。把課本看熟,基礎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記硬背—這是強化提升的基礎。

  2。為什麼要背目錄呢,因為無論是政治、歷史還是地理,都是按觀點給分,比如一道題目12分,要答4個觀點,每個觀點3分,可能你寫了很長一段但只有一個觀點,那麼你只能拿到一個觀點的分數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寫了4句話,每句話卻都踩著一個點,那麼你的分數肯定要比你只答一個觀點更高。

  3。這個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訓練,在做一道主觀題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題都沒有先思考過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話,那你很難學會自我應對各類題目,你的思路會只侷限在這一道題,這對文科來說弊端尤其明顯——自我一點一點地回想目錄,第一次、第二次也許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但如果堅持這麼訓練,你會發此刻考場上你的速度會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題回想目錄的時間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鐘,但回想完之後,我要答些什麼,早已經成竹在胸了。

  4。心中默唸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

  教材——就是讓你根據目錄回想、發散;

  材料——就是讓你聯絡材料上的具體事例,一些觀點甚至能夠直接從材料搬下來用,這點

  是很多同學都會忽略的,大家都會覺得,材料裡怎樣會有答案呢,事實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裡的語句;

  熱點——就是剛剛說過的,聯絡上幾個熱門詞語,別小看了這些熱門詞語,別覺得它們已

  經重複了千次萬次,很可能高考裡某一個三分就是你不願意寫的“科學發展觀”

  5。每科弄一個錯題本,但並不是每個錯題都記錄,你認為你會的,但做錯的,能夠不改,不會的記錄在上方。

  備戰三原則,三環節,備戰法寶

  複習時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把歷史、政治,結果是拆東牆補西牆,牆牆都漏。

  思維不活躍、潛力不強是得不了高分的關鍵因素。

  一是完整性原則,即每一天的複習、每一個時段的複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複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複習,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下歷史,結果是拆東牆補西牆,牆牆都漏;

  二是同步性原則,即同學們的複習計劃必須要和學校教師的複習安排同步進行,切不可另起爐灶;

  三是適度原則,即練題要以過去幾年高考試題為藍本,不是越多越好。注意事項:

  第一,上課不要開小差,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記好筆記,畢竟記筆記能夠集中注意力

  第二,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要為了玩而抄襲他人的作業

  第三,不要認為自我有多能,不要見到題不細看就認為自我會了,要真正的弄懂第四,學習時要注意身體,反對挑燈夜戰

  ***二***

  首先,是要有好的身體,不要熬夜,每一天至少保證6個小時的睡眠;其次,發現每科的興趣所在,興趣是最重要的,也是學好此科目的第一步:

  1。用彩筆把教科書或者參考書上重點部分都畫上,五彩斑斕的能夠增加你看書的興趣,並且在塗顏色的過程中也無形中把書看了一遍。

  2。在做題的時候能夠和自我成績相差不大的同學比著做。

  3。找老師談談,哪怕只有一次,你也會受益匪淺,不信你試試吧!

  4。複習的時候能夠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5。每一天上課時明白的新奇的東西回家給爸爸媽媽講。

  最後,就是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每堂課的筆記必須要記好,回家再看一遍,你會發現一些老師沒有講到的,然後問老師,不信試試!

  2。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概念都是很重要的,並且在腦海裡構成一樣自我想得東西,在做幾道基本概念題,你就會找到自我哪裡理解錯了

  3。背的東西,要當天背熟,不要等到考試時才背

  學習方法有:

  1。珍惜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2。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3。兼顧全面基礎與學科特長。

  4。從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學習。

  5。適合自幾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那裡強調一點:學習不是苦差事,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學習,是一塊饃,你能嚼出它的香味來。”

  這一切都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經驗。我的思想也許比較獨特。合理的能夠自我試試,偏激的乾脆掠過不讀。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務學與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4、態度決定一切

  5、不強調進步

  6、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8、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我

  9、學習別人

  高三開學進入高考複習第一個階段,即基礎複習階段。學校裡每一個科目都在逐冊逐章節地進行復習,我們自己也就應和學校的教師步伐一致,進行各科的細緻複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五個月,把每一科在高考範圍內的每個知識點都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農字逐句地複習到,應做到毫無遺漏。這個階段,複習中切忌急躁、浮躁,要明白“萬丈高樓增地起”,只有這時候循序漸進、查缺被漏、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複習到,才能在今後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複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正是理解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資料。

  上午9點-11點:試驗證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立刻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證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十分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狀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優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時間表,可供參考:

  每一天6:00起床,6:30-7:30複習英語,7:40-9:40複習數學,9:50-11:50機動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複習化學,4:10-6:10複習物理;晚上2個小時複習語文;其餘時間機動。

  注意小塊的時間安排,既要抓緊時間,又該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以一個較好、較正常的心態去參加高考,才能考好!

  ***三***

  6:00~8:00

  頭腦最為清醒,體力也很充沛,這是學習的黃金時段,是記憶的最佳時間,可安排難學習難掌握的資料。

  例如,能夠利用這段時間來背課文、記單詞和記公式,效果會十分明顯,而且記住的東西不容易忘掉。

  8:00~9:00

  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可安排難度大的的攻堅資料。如記誦文言文。9:00~11:00

  短期記憶效果很好,進行突擊記憶,學習可事辦功倍。

  13:00~14:00

  這一階段是午休的最佳時間。午飯或容易感到疲勞,如果休息調整一下,可養精蓄銳,下午學習的效率會更高。但是午休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即可,不宜超過1小時。

  15:00~16:00

  休息後精神狀態較好,此時長時期記憶效果特佳,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17:00~18:00

  這一階段得頭腦再度清醒的時刻,是進行復雜計算和有難度作業的好時間。

  8月初60天第一輪:梳理學習思路,回顧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做到“明白自己學過什麼”

  9月初

  10月20天第一輪:梳理知識點和知識體系,梳理高中階段所有知識點,按照前一階段確定的學習思路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10月中

  11月60天***自主招生***有意參加自主招生的同學,需要做好準備高三第一學期學期末之前,知識結構至少到達高考考查要求;檢驗複習效果

  12月

  1月30天第一輪:梳理知識點和知識體系,構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

  2月30天第一輪:高考壓軸題提升難度的同時,鞏固之前階段的基本複習成果

  3月60天,高考一模第二輪:強化訓練熟悉經典的解題方法,從解一道題昇華到解一類題,從解一類題到看穿命題意圖

  4月

  5月35天,高考二模第三輪:調整訓練全真、模擬題訓練,找感覺的同時全面訂正錯題,做的萬無一失

  6月高考,準備充分,簡單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