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於一個意念

  意念是主體輕度入靜後原神能動的自律性調控自然積澱因的亞無極思維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有這麼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一位牧師為了讓他吵鬧不休的兒子老老實實的待在客廳裡以便騰出時間看點書,順手從衣櫃裡取出一本舊雜誌,撕下了印有一幅世界地圖的那一面,再把這面斯成碎片,對兒子說:“如果你能拼攏這些碎片,我獎給你五元錢。”

  牧師原以為拼攏一幅地圖足以使兒子花費一個上午的時間,但是,不到十分鐘,兒子敲開了牧師的書房:“爸爸,地圖拼好了。”對著吃驚的父親,小孩無不自豪的說:“這很簡單,在那面雜誌的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拼到一起,然後把它反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這個世界地圖也會是正確的。”

  牧師一震:這不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傳道真諦嗎?的確,我們所擁有的幸福、財富和快樂,我們所遭遇的貧窮、痛苦和不幸,並不是由於世界的不公和錯亂,而在於我們自己,在於我們能否有積極的心態去思考幸福,構思快樂和追求財富。

  本世紀初的一天,著名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拜訪了美國鋼鐵大王德魯·卡內基。卡內基告訴希爾:他的最大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在他的哲學中。他一生的基本哲學就是:“人生中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值得為它而勞動。”

  卡內基就是憑此從一個貧窮的蘇格蘭移民的孩子變成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而希爾在二十年間訪問美國最負盛名的500位成功人士後又將這一哲學具體化為:“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一個意念。”

  延伸閱讀:

  意念的產生

  《簡易經》裡所述:“德化情,情生意,意恆動。”,“意恆動,識中擇念,動機出矣。”。

  意思是說:人的德效能演化出情,情能生出意,意不停地運作即意識,意識有,有刺激大意義大的意識,有刺激小意義小的意識,在意識中,自覺不自覺地就會選擇意義的大意識轉化為意念,把其它意識拋棄。此意念會轉化為動機,能支配人體去付諸於行動。

  意念

  指意識;信念。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臣乘願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 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詩之八:“意念每失乖,徒見四時虧。” 明王守仁 《大學問》:“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後有不正。”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家君恐交遊紛意念,故謝客耳。” 樑斌 《播火記》五:“ 春蘭 再也睡不著,好像有一種什麼意念觸動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