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滑輪知識點

  滑輪用來提升重物並能省力的簡單機械。滑輪的物理知識點知多少? 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滑輪定義:

  周邊有槽,中心有一轉動的輪子叫滑輪。如右圖所示。因為滑輪可以連續旋轉,因此可看作是能夠連續旋轉的槓桿,仍可以用槓桿的平衡條件來分析。

  根據使用情況不同,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

  三種滑輪定義及特點

  1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槓桿。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槓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速度VG

  2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槓桿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槓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1/2G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G物+G動/2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VF=2倍的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VG

  3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

  2、特點: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時,有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3、動力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移動的距離h的關係是: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s=nh。如下圖所示。n表示承擔物重繩子的段數

  3滑輪組的組裝:

  1根據的關係,求出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n;

  2確定動滑輪的個數;

  3根據施力方向的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

  確定定滑輪個數的原則是:一個動滑輪應配置一個定滑輪,當動滑輪上為偶數段繩子時,可減少一個定滑輪,但若要求改變力的作用方向時,則應在增加一個定滑輪。在確定了動、定滑輪個數後,繩子的連線應遵循“奇拴動、偶拴定”的規則,由內向外纏繞滑輪。

  物理滑輪相關習題

  1.使用圖4所示的裝置勻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樣大

  2.使用滑輪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離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D.費了力但可以省距離

  3.如圖5所示甲、乙兩個裝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動時所受的摩擦力為40牛不考慮繩與滑輪的摩擦。要使A向右勻速滑動,拉力F甲與F乙的大小分別為   [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4.利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重600牛的物體,最小的拉力是不計動滑輪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

  5.如圖9所示,不計滑輪重與摩擦,物體A質量為2千克,物體B質量為5千克,體積為103釐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後    [ ]

  A.物體B將沉到杯底 B.物體 B將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體B將離開水面上升 D.物體B最後浮在水面上

  6.如圖所示,用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個物體,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1、F2、F3,比較它們的大小應是

  A、F1>F2>F3 B、F1F1>F3 D、F2< p="">

  7如圖所示裝置中,若拉力F=4N,則甲、乙兩彈簧的讀數分別為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輪組由三根繩子與動滑輪連線,已知動滑輪重20N,提起物體重7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使重物勻速上升時所用的拉力

  A.90N B.50N

  C.270N D.30N

  9如圖所示,G1=20N,檯秤示數8N,不計滑輪重,物體G2重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圖所示,裝置處於靜止狀態,不計滑輪和繩的重力,如果物體的重力為Gl和G2,那麼G1與G2的關係是

  A.G1=G2 B.G1=2G2 C.G1= G2 D.無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