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所有知識點

  高中物理知識點很多,學生可以梳理重要知識點進行記憶就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即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因此說,人們只能“利用”慣性而不能“克服”慣性。

  2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示式 F合 =ma 。

  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知道了力,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律;反過來,知道了運動,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為設計運動,控制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示式F合 =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別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間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關係。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為零。

  注意:力的瞬間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頓第二定律F合 =ma,F合是向量,ma也是向量,且ma與F合的方向總是一致的。F合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ma也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

  4、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指出了兩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它們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種性質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疊加。

  5、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巨集觀低速的物體和在慣性系中。

  .

  6、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超重。處於超重的物體對支援面的壓力F 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的重力mg,即F =mg+ma。

  2失重: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失重。處於失重的物體對支援面的壓力F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的重力mg,即F=mg-ma,當a=g時F=0,物體處於完全失重。

  3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應當注意的問題

  ① 不管物體處於失重狀態還是超重狀態,物體本身的重力並沒有改變,只是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不等於物體本身的重力。

  ② 超重或失重現象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決定於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 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7,處理連線題問題----通常是用整體法求加速度,用隔離法求力。

  電場

  1.楞次定律:“阻礙”——“變化”;不是“阻止”

  四個說法——

  1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

  2阻礙相對運動;

  3使線圈有變大或者變小的趨勢;

  4阻礙自身電流變化

  理解技巧——

  你要來我偏不讓你來,你要走我偏不讓你走,但是阻止不住你的來往

  你要變大我偏不讓你變大,你要變小我偏不讓你變小,但是阻止不住你的變大或變小

  相見時難別亦難!

  即“新磁場阻礙原磁場的變化”

  實際上楞次定律只能直接判斷出“新磁場的方向”,並不能直接判出I的變化。應該再由安培定則判出I的變化。

  2.楞次定律:求感應電流的方向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感應電流的大小

  二者合起來就可以求出完整的電流。

  3.物理“最高點”和“最低點”:

  在複合場中,與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徑的兩端點是物理最高低點。

  4.電場、磁場、複合場中是否計重力的依據——

  基本粒子電子、質子一般不計重力,除非特別說明或者暗示

  巨集觀小物體液滴、塵埃、小球一般計重力,除非特別說明或者暗示

  5.E=U/d 其中的d必須是沿著電場線方向的距離。

  6.比較難接受和難理解的概念:重力勢能,電勢能,電勢,電勢差

  技巧:重力場與電場對比高度-電勢,高度差-電勢差

  7.含容電路的動態分析:

  1先寫出公式C=Q/U=εs/4πkd ; E=u/d=4πkQ/εs

  2與電源接通則U不變,與電源斷開則Q不變

  3插入電介質即絕緣體則介電常數增大,插入導體相當於兩極板間距d減小。

  4技巧——認為一個電荷發出一條電場線,由疏密變化判斷E變化。

  8.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先寫出公式I=E/R+r

  2只要外電路中有一個電阻增大,則外電阻增大,否則減小

  3由I——U內——U外

  4由幹路到支路,由不變數判斷變化量。

  9.絕緣體不導電。此說法錯誤,其定義是“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只要說到“超導體”,其電阻一定為零!

  10.靠近電源的不變外電阻可以看做內阻技巧

  11.“歐姆定律”包括“部分”與“閉合”適用條件——純電阻

  電功、電熱、電功率、熱功率的公式選擇由“歐姆定律”的適用條件決定,最佳方法如下:

  純電阻 ——以上四個量的公式都有三個可以按照題意條件任意選擇。

  非純電阻——以上四個量的公式都是唯一的。W電=UIt,Q=I2RT,P電=UI,P熱=I2R.

  電動機轉動時是非純電阻,不轉時是純電阻

  12.電場中的幾個基本物理量——場強、電勢、電勢能

  比較上述量的大小時有兩法:

  1定量:公式法 E=F/q=kQ/r2n ΦA=UAo求某一點的電勢即求這一點到零電勢點的電勢差

  EpA=qΦA即求A點的電勢或者電勢能都可以用此公式,

  特別注意用此式時三個量一定要嚴格帶入正負號

  2定性:文字表述法更簡單有效,常用

  *電場線的疏密表示場強的強弱,

  *沿著電場線電勢降低,

  *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降低,反之升高。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