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代田之鬆的養殖方法和栽培技術

  千代田之鬆,景天科、厚葉草屬小型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原產地是墨西哥伊達爾戈州。那麼知道怎麼養殖千代田之鬆才是正確的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代田之鬆的養殖方法和栽培技術。

  千代田之鬆的養殖方法

  千代田之鬆生長慢,用小盆和素沙土種植。春秋兩季可充分澆水,夏季要遮蔭通風並減少澆水,冬季維持5℃以上。適合與迷你多肉植物組合栽培,很適合以點綴的方式加入到組合中去。單獨栽培的效果也很不錯,相比其他同種類植物來說出彩的地方稍少。

  千代田之松葉插與扦插均可,葉插容易群生,比較容易繁殖。

  千代田之鬆一般用葉插來繁殖,土壤用的是泥炭混合珍珠岩加了煤渣,大概比例1:1:1,為了隔離植株和土表接觸,也為了更加透氣,鋪上顆粒的乾淨河沙或者浮石,河沙尺寸3到5毫米。澆水是乾透才澆透,不幹不澆水。無明顯休眠期,可以全日照。

  千代田之鬆的栽培技術

  夏天的時候通風遮陽,每個月3到4次水,少量在盆邊給水慢慢度過盛夏,維持植株根系不會因為過度乾燥而乾枯就可以。冬天溫度低於3度就要逐漸少水,0度以下保持盆土乾燥,儘量保持不低於零下3度。這樣就可以安全過冬了,冬天儘量少點水,開春給水要循序漸進否則可能出現爛根。南北差異比較大,家庭和大棚的養殖方法都不一樣。

  每年入夏和入冬撒點呋喃丹在土表就可以了。千代田之鬆非常容易掉葉片,那是因為水分太充足的時候或者換季水分給的太多,輕輕碰葉片就容易掉葉片啦,少點水,或者循序漸進給水,就可以儘量避免掉葉片的。掉的葉片只要飽滿都可以葉插的,非常容易活。一般就丟在土表不管,它們會自然萌發根系和小葉片,成為獨立的小植株。

  千代田之鬆砍頭後容易長側枝,不砍頭一直養,植株的老杆會長很長,然後才開始分枝,為了更加漂亮。長的差不多的時候就應該砍頭萌發側芽,這樣植株群生了才漂亮。

  千代田之鬆的形態特徵

  千代田之鬆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旱、耐半陰、不耐水溼,無明顯休眠期,因此,需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種植,光線不足,莖會伸長,植物形狀會鬆散。

  千代田之鬆的莖10釐米高,葉30-60枚,略扁的圓柱形,互生,淡綠至灰白色,被白粉。2-4釐米長,1.2、1.6釐米寬,0.9-1.2釐米厚,圓潤,但尖端部分略有稜。花序30釐米高,小花懦紅色。

  千代田之松葉片紡錘形,中間胖兩頭尖,葉片緊密排列呈放射性,和景天屬的千佛手有點類似,但千代田之鬆的葉片更具看點,葉片更肥短,同時還有稜有角,葉面會呈現一些不規則的白色稜線,有種拼接立體感。並且千代田之鬆的葉片顏色也更多變,一般是綠色,出點狀態則可呈現黃色,葉尖還會變紅。

  千代田之鬆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

  千代田之松葉似紡錘非常可愛,千代田之松葉形葉色較美,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淨化作用

  千代田之鬆盆栽可放置於電視、電腦旁,可吸收輻射,亦可栽植於室內以吸收甲醛等物質,淨化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