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盆載菊花的養殖技術

  菊花又叫做鞠、黃華、帝女花等,是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品種很多,色彩也十分豐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盆栽菊花的養殖技術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盆栽菊花怎麼養

  1、溫度:盆栽菊花,生長適合的溫度在21攝氏度左右,觀賞菊花又能耐寒,能在5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安全越冬。但不耐炎熱,溫度高於32攝氏度以上時便會生長緩慢。

  2、光照: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只有在每天日照較短的情況下,才形成花芽並開花。在日照較長的情況下,只長莖葉,不能形成花芽。一般情況,在營養生長期需要每天14.5小時的日照,在花芽分化期需要每天12小時的日照。

  3、土壤:觀賞菊花對土壤的酸鹼性具有較廣的適應性。在微酸性到微鹼性的土壤都能生長, pH值在5.5-7.0之間。盆栽菊花要選擇適合的盆土,盆土要選擇疏鬆、肥沃帶沙質的土壤。

  4、水分:觀賞菊花對於水分的需求比較大、但怕積水。尤其是營養生長期間,生長速度快,需水量大。很容易缺水。要勤澆水。但注意不要積水。

  5、施肥:施肥的時候,一定要先把肥料撒上面,然後再把水澆透了,讓肥料可以隨水充分地滲到菊花的根系裡,這樣,才會被菊花吸收到。

  6、摘心與疏蕾: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釐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以後葉長出新枝有5-6片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

  盆栽菊花的養護技巧

  1.定時施肥

  施肥很關鍵,直接影響到菊花的生長,但是要講究方法,適當的施肥會幫助菊花更好的生長,但是錯誤的施肥方法則會直接影響盆栽菊花的生長,所以施肥一定不要過多,基肥要以磷鉀肥為主,追肥要適時,前期要掌握濃度,在立秋後菊花生長旺盛的時候要逐漸增加施肥的量,保證菊花更好的生長。

  2.及時澆水

  及時澆水,但是也要控制水,保證水量,不可過多也不可乾旱,即早晚噴一次葉面水即可。

  3.為菊花換盆

  伴隨著菊花生長,根鬚也在擴大,所以要定時換盆才能保證菊花的正常生長,一般整個生長過程中要換2-3次盆,分別在壯苗期和花蕾期,保證菊花的生長不受限制。

  4.定時為菊花摘心

  摘心是為了促進菊花的側枝生長,可以根據菊花的生長而定菊花肥摘心次數和時間。

  5.預防病蟲害

  雖然盆栽菊花的病蟲害會比較少,但也要定期的噴灑農藥進行防治,以免造成損害。

  盆栽菊花的習性

  菊花,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