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預習資料和預習方法***2***

  第8課.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爾

  1、給下列加橫線的生字注音:

  螢火蟲 ***yíng*** 尷尬 ***gān gà *** 一字不漏 ***lòu***

  威懾 *** shè *** 聰慧 *** huì *** 開拓 ***tuò ***

  2、解釋並積累下列詞語:

  毫無例外:指全部如此,沒有例外。

  寬巨集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形容度量大,心胸開闊,能容人、容事。

  獨具慧眼:***dú jù huì yǎn***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能作出精細判斷。

  蛛絲馬跡: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形容處境困難,不好處理:他覺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實在表情。 諸如此類:諸:眾多;此:這,這樣。象這類的各種事物。

  停滯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 :滯:滯留。停止下來,不繼續前進。

  滾瓜爛熟:【成語】滾瓜爛熟 【拼音】gǔn guā làn shóu***shú*** 【解釋】像從瓜蔓上掉下來的瓜那樣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出人意料:chū rén yì liào 【解釋】: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出自】:《南史·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新義,出人意表,同輩鹹嗟服焉。” 【示例】:才貌卻相當,緣合未...

  威懾:***wēi shè***,是指憑藉力量或勢力使對方感到恐懼。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答案:這是丘吉爾介紹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的一篇文章,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哈羅公學的求學經歷。二、收集玩具錫兵對自己生活志向的影響。作者樂觀積極的心態,善於認識和發現自我,正確對待自己的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

  4、梳理文章結構,說說丘吉爾寫了自己早年生活的幾件事?並感受作者在敘事中所流露出的不同情感和態度。

  答案:“我”與考試***第2段***:主考官總是考“我”不喜歡、不知道的東西,“我”苦惱而無奈,但堅持參加考試。入學考試***第3段*** 學習英語 ***第5段***入伍考試***第6段***軍事天分***第7、8段***

  第9課.王幾何 馬及時

  1.給下面加橫線字注音。

  須臾***yú*** 鬨堂大笑 ***hōng*** 綽號***chuò*** 輪番***fān*** 屏息***bǐng***

  洗耳恭聽 ***gōng*** 彌勒佛***mí lè fó *** 鐵杵***chǔ*** 銘記***míng*** 嘈雜***cáo***

  2、解釋下列詞語。

  得意忘形 :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忘乎所以。

  持之以恆 :長久堅持下去。

  鴉雀無聲: 形容非常靜。

  洗耳恭聽:指專心地聽。

  3.請用簡潔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文章記述了王老師給我們上第一節幾何課時令人難忘的情形。

  4. 本文描寫的是一節充滿笑聲的數學課,仔細閱讀課文,說說這節課上令人發笑的源頭有哪些?

  ***1***王老師啞笑。

  ***2***王老師公佈自己的綽號。

  ***3***王老師讓同學們到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

  ***4***同學們在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卻畫成了雞蛋、鴨蛋、蘋果、梨和醜陋的三角架。

  5. 王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絕活是什麼?他這樣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文章中的這段描寫,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麼作用?

  反手畫圓和三角形。 他這樣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 要大家牢記的是一種熱愛知識和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

  這段描寫在結構上總結了上文,在內容表達上點明瞭主旨。

  6. 這是一篇典型的寫人記事的文章,作者從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不同方面刻畫了一位老師的形象。例: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評價:通過神態描寫,寫出了王老師的和藹與及反手畫圓和三角形後的自得心情 。

  例:***1***“一個方頭大耳、矮胖結實的中年人夾著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眨眼功夫.... 就站到了講臺上。”這句話主要採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句中的“擠”、“眨眼功夫”有何表達作用?

  明確:外貌描寫、動作描寫。一個“擠”字,突出了老師的胖;“眨眼功夫”寫出了老師雖然胖而動作卻十分敏捷的特點。

  ***2***“這就是那些老同學給我取的綽號。天啦,本人太喜歡這美妙的綽號了!可惜,從來沒有一位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這句話用的是什麼描寫?表現了王老師怎樣的特點?

  明確:語言描寫。突出了王老師語言幽默、風趣的風格,也表現了王老師的思想的民主與開放。

  7. 全班同學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鬨堂大笑!”這句話寫的是學生的各種種表現,對刻畫王老師有什麼作用? 明確:通過對學生的動作、神態等描寫從側面烘托王老師的與眾不同,突出了老師的風趣與幽默。

  8.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髮都在微笑!”這句話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誇張。 表現老師愛笑、幽默的性格特點。

  9、綜合全文看,王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王老師是一位業務水平極高,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笑和嚴肅集於一身,受學生尊敬和喜愛的好老師。

  第10課.《論語》十二章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

  慍yùn 三省xǐng吾身 論lún語 罔wǎng

  2.解釋下面加橫線的詞。

  ***1*** 學而時習之 時:時常。

  ***2*** 不亦說乎 說:愉快。

  ***3*** 人不知而不慍 慍:生氣,發怒。

  ***4***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反省,自我檢查。

  ***5***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誠,誠實。

  ***6*** 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7*** 思而不學則殆 殆:有害。

  ***8***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凋:凋謝。

  3.請寫出三個出自本課的成語溫故知新、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①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當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⑦ 表達對遠方朋友到來的喜悅之情,《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⑧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 孔子認為怎樣才能做到明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0*** 孔子認為對先進和落後的態度應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1*** 讚美松柏堅強品格的句子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知識,能夠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點撥:重點理解“故”、“為”等詞的意思。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讀書人不可以不心胸寬廣、意志堅強,他們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點撥,重點理解“土”“弘毅”等詞的意思。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初一語文預習方法

  1、運用想象和聯想。想象和聯想伴隨著語文學習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想象和聯想。比如:在看課文《春》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到以前學過的描寫春的古詩詞,再現課文的內容和情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把語言文字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結合起來。這樣的鍛鍊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運用到寫作中,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堂上老師對課文的理解是融入了老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的,而同學們自己的理解,是站在一個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理解課文,也許學生的理解會更好,所以學生要敢於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些課堂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鍛鍊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3、養成自控式的良好學習習慣。語文學習尤其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用心聽講、作業書寫規範、獨立完成作業、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