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有哪些

  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才會有明顯的提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學習方法的技巧吧。

  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

  1、筆記紙——輕鬆做到沒有遺漏

  做到知識點和習題型別沒有遺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思路存放,其載體一要滿足內容的不斷補充,二要方便查閱。筆記紙是最合適的工具,構造:普通的活頁紙背面左側邊緣布了一個帶拉手的雙面膠條。通過簡單操作,即可貼上到書縫中,相當於給書加了一頁。筆記紙的使用要掌握以下技巧:

  2、建目錄

  一本教材大約包含十章左右,每章少則幾頁,多則十幾頁,包含著若干個大標題,而每個大標題又包含若干個小標題,每個小標題又包含著若干個知識點。第一遍通讀的時候,按照章節,把標題和知識點摘錄出來,寫入筆記紙,粘到章節的前面。編這樣一個目錄,所有東西就一目瞭然,不僅能夠找到所有的知識點,更幫助你清楚的認識知識間的關係,保證你在知識的海洋中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3、勤總結

  把每章的重點、難點、常考題型等,全部按照一定順序記錄到筆記紙上,粘到對應章節中間。在讀書時,要對每個段落進行標記,比如“已經理解,不用再看”、“此題簡單、不用再做”等等,這樣,複習的時候,目標明確,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時間的浪費,自然提高了效率。

  4、大盤點

  建目錄是對每一章的盤點,大盤點則是當學完多章或者整本書的時候,對整本書進行的盤點,以明確各章在整本書中的位置和解決針對多章知識點的綜合應用的題目。此外,還要把各章中相同或相近的內容進行橫向盤點,比如把數學的公式、定理、公理等分別盤點一次,這樣能夠方便理解和記憶,是很有用處的。記錄這些內容的筆記紙,要粘在教材的目錄位置,使方便查閱。

  5、常補充

  把課堂上老師補充的內容、自己做題時發現的新知識點、新的題型、解題心得等補充到相應章節處,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庫。

  ……

  通過以上的付出,能夠做到對所學課程的所有知識都有清晰的認識,不僅能夠認識每一個知識點,還能認識到知識點間的關係,能夠綜合運用多個知識點解題,解題的時候,知道此題是什麼型別,考察的是哪個或哪幾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什麼位置,自己是否掌握等等,真正做到沒有遺漏。

  學習上要注意的問題

  1、思想上不能鬆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能掉隊。

  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不能開拓思維,超前學習,到初二學習幾何證明,初三學習二次函式的時候就會感覺很吃力,尤其是初二、初三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物理和化學。很多初一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想要到那時再趕上來就很難了。所以,同學們從跨入中學大門開始,就要有長遠的計劃,步步為營,時時佔得先機。

  2、要摒棄小學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即使你粗心大意,也還是會做,寫錯只是因為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這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似懂非懂。隨著初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同學們如果再沿用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前者從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還覺得自己很聰明,老師講的題目自己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可是考試成績卻一塌糊塗。二是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這就是馬虎!到了中學,尤其是進了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後,成績卻越來越差的原因。

  3、要學會自覺學習,有計劃的學習。

  一是要自覺的學習;二是要有計劃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的好的部分和學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難的科目較多,要有計劃的分配時間,避免出現偏科的現象。

  如何有計劃的學習

  ***1***進行自我分析。①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同學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特點。②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一是和全班同學比,確定自己的數學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並常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二是和自己過去的數學成績比,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並常用“進步大、有進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來評價。

  ***2***確定學習目標 。確定學習目標首先應體現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其次要按照學校的教育要求,此外還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現狀。當然還可考慮一些社會因素、家庭情況。學習目標要具有適當、明確、具體的特點。

  ***3***“全面、合理、高效”科學的安排時間 。①全面:在安排時間時,既要考慮學習,又要考慮休息和娛樂;既要考慮課內學習,也要考慮課外學習,還要考慮不同學科的時間搭配。②合理:要找出每天學習的最佳時間***如有的同學早晨頭腦清醒,最適合於記憶和思考;而有的同學則是在晚上學習的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時間裡完成較重要的學習任務,此外還要注意文理科交叉安排,如複習一會語文,做幾道算術題,然後再複習自然常識、外語等。③高效: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一般來說,把重要的或困難的學習任務放在前面來完成,因為這時候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而把比較容易的放在後面去做。此外,較小的任務可以利用零星時間去完成,以充分做到高效學習。

  定了計劃,就一定要實行,不按計劃辦事,計劃就是沒有用的。為了使計劃不落空,要對計劃的實行情況定期檢查。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檢查表,把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程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上“√”。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計劃,使計劃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計劃的能力越來越強。

  4、題目並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同學們千萬要記住: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做一定量的題目當然是必須的,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才能將課堂上老師所講的知識完全消化,理解透徹。但如果撇開知識點,只做題,到最後就是捨本逐末。做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兩點:一是要在做題目的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兩者不斷結合,從而達到深化知識點的效果。二是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弄懂它。如果你總是隻做自己會做的題目,那麼你將得不到一點收穫。

  5、“不會就問”不一定就是個好習慣。

  面對一道難題,首先,要自己獨立思考,爭取能夠自己解出來,這是最有效果的學習方法。實在看不懂、解不出的時候,再向別人請教。請教時要注意別人是怎樣思考和運用技巧的,而不是僅僅只關心答案。並且,一定要在聽懂之後,找一道類似的題目,練習一下,熟練所學來的解題技巧。

  6、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

  進入初中以後,同學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如:不管怎麼努力成績總是停滯不前,與同學、老師之間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同學甚至會因此一蹶不振。遇到問題之後,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多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其次,也要多跟父母、老師進行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