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的故事蘋果樹和南瓜燈的故事

  南瓜燈和蘋果樹是慶祝萬聖節的標誌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聖節的故事,蘋果樹和南瓜燈的故事。

  萬聖節的故事 蘋果樹和南瓜燈的故事

  萬聖節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稱為All Saints'-Day。舊名叫作Hallowmas,不過萬聖節的同根詞Halloween更為響亮萬聖節,一直沿用到現在,意思是萬聖節前夜,即十月三十一日夜晚。大約公元前五世紀,愛爾蘭凱爾特人開始在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也就是夏季結束的時候慶祝他們的萬聖節,表達對豐收的喜悅以及對太陽的膜拜。有趣的是,凱爾特人有一個類似佛教輪迴轉世的萬聖節說法,他們認為在新年舊歲交接的時刻,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夜晚,鬼魂會現身陽世,尋找替身以獲得新生。萬聖節凱爾特人不採用拜祭灶王爺,請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的做法,而是用一種“以夷制夷”的嚴厲手段來對付鬼魂。為了擺脫鬼魂的糾纏,萬聖節這天晚上人們會把家裡的爐火滅掉,營造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並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的模樣,大聲怪叫。即便嚇不走鬼魂,也要讓鬼魂分不清誰是活人、誰是鬼魂,從而無法找到替身。

  這麼恐怖的萬聖節演變到今天,竟成了一個最令人開心的萬聖節,歷史又跟我們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這一天是一年之中,國外小孩子最興奮的一天。萬聖節早上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就拿了服飾和糖果,準備參加學校組織的萬聖節聚會。孩子們自己動手佈置會場,裝飾環境。桔色、黑色和白色是萬聖節傳統的裝飾主調。萬聖節中桔色的南瓜燈籠、黑色的貓、蜘蛛和女巫、白色的蜘蛛網和骷髏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萬聖節孩子們裝扮成女巫和海盜,在朦朧的桔黃色燈光下表演萬聖節玩遊戲。最流行的萬聖節遊戲是“咬蘋果”。蘋果或者懸掛在空中,或者飄浮在裝滿水的盆子裡,孩子們則在不許用手幫忙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這個萬聖節傳統節目大概可以追溯到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豐收的習俗。

  萬聖節令人眼花繚亂的裝飾物品中,最有創意的要數萬聖節南瓜燈。萬聖節南瓜燈英文裡叫作Jack-O’-Lantern。製作時把南瓜掏空,用刀刻出眼睛嘴巴,裡面插一根蠟燭,形像要猙獰些才好。萬聖節關於南瓜燈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以“騙魔鬼變六便士”的萬聖節說法最為流行。萬聖節其中有不少是這樣開頭的:傳說愛爾蘭有一個名叫Stingy Jack的男子……。其實,“a stingy drunkard Jack”本來應該譯作“一個吝嗇的酒鬼傑克”,卻被原譯者疏忽為“一個名叫Stingy Jack的男子”。後來以訛傳訛,Stingy竟成了Jack甩不掉的名字。

  萬聖節另有一個“蘋果樹”版本也很著名:吝嗇的愛爾蘭酒鬼JACK騙魔鬼爬進了蘋果樹的樹洞,然後迅速在樹幹上刻了一個神聖的十字,困住了魔鬼。JACK逼著魔鬼起誓永遠不再追索、或以任何其它方式謀取他的靈魂,才把魔鬼放了出去。然而這卻擋不住死亡的來臨。JACK死後,由於酗酒、吝嗇和欺詐,他未被允許進入天堂。而由於魔鬼的誓言,JACK也不能進入地獄。“那麼我去哪裡呢?”JACK不知所措地問。“哪兒來的回哪兒去!”魔鬼惡狠狠地回答。回去的路冷風四起,黑暗無邊。魔鬼從地獄之火揀了一塊燒得通紅的火炭扔給他。為了照路又不被風吹滅,JACK將火炭放進了他手裡拿著的大頭菜中。JACK就這樣舉著他的“燈籠”尋找自己在地球上的存身之處。後來蘇格蘭人在萬聖節中模仿他,挖空大頭菜,放入蠟燭做燈籠;在萬聖節愛爾蘭人用的是土豆或大頭菜;而在萬聖節英格蘭人則用甜菜。後來他們移民到美國,發現了一個更好用的燈籠──萬聖節南瓜燈!這個萬聖節故事其實是在告訴人們,無論什麼情形,都不要和魔鬼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