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它具有數量龐大、言簡意賅等特點,是漢民族語言和文化的瑰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一:徙宅忘妻的故事

  魯國君魯衰公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這麼糊塗的人。有一次他問孔子:“徙宅忘妻,您說真有這樣的人嗎?”

  孔子說:“怎麼沒有,不算稀奇,還有連自身都遺忘的人呢!”

  魯哀公更加驚奇了,怎麼會有這種事兒呢?

  孔子說:“這種事兒也不算稀奇。譬如夏樑、商紂等暴君,荒淫無度,窮奢極欲,不理國事,不顧民生。結果,國家亡了,暴君們的命也完了。他們不但忘記了國家,遺忘了人民,連自身都完全忘記了!”

  有一次,唐太宗時的諫議大夫魏徵***邯鄲館陶縣人***,與唐太宗議論前朝興衰時,也曾說:“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

  唐太宗聽後頗有感觸地說:“是啊,我和諸位應當合力互助,別忘了國家和自身,免得也被人譏笑啊!”

  篇二:一日千里的故事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贏政相處良好。

  後來,贏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國做人質,贏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杯,想報復贏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願望。

  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

  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

  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為什麼呢?”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

  “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於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然有關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為力,但我願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坷,他能夠承擔這個重任。

  後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後行刺以失敗告終。

  篇三:以身試法的故事

  西漢時,高陽出了一位廉潔奉公的官員,叫王尊。王尊從小死去父親,由他的伯父撫養長大。伯父家裡比較貧窮,王尊每天要趕羊群到野外去放牧。這孩子最愛讀書,放牧時總要帶些書閱讀。漸漸地,他對書上提到的那些秉公執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為這樣的人物。一天他向伯父央求,為他在郡的監獄裡謀一份差使。這時王尊才十三歲,伯父聽後驚訝他說:“你還是個孩子啊,又不懂刑律,怎麼能到監獄去做事呢?”玉尊說:“孩兒已從書中見到過很多。以後再跟獄長多學學,不就行了嗎?”伯父經不住王尊一再央求,便備了禮託人找獄長說情。獄長便把王尊當聽差在身旁使喚。王尊當了幾年聽差,經常接觸到刑獄方面的事務,長進很快。

  一次他隨獄長去太守府辦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書方面的事。又過了幾年,王尊辭去職務,攻讀孺家經典,之後再被任用。由於他執法嚴正,逐步提升,當上了縣令,後來又升為***郡大守。當時,***郡官場非常混亂,一些官員利用權勢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王尊一到那裡,立即整頓吏治,並曉示屬縣所有官吏忠於職守,以身作則,為下屬作出榜樣。法律無情,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嘗試一下法律。郡裡有個屬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憤極大,告示貼出後不見改悔,於是王尊把他捉拿歸案。這貪官入獄後,沒幾天就一病身亡。接著,王尊又懲辦了一批罪行嚴重而又沒有悔改的豪強。這樣一來,***郡開始太平起來。
 


  看過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