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正能量故事
正能量故事不僅激勵著你前進,每個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明代大學士徐溥儲豆律已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讚賞。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麼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並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漸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後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後來終於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鬆自我監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範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小缺點釀成大悲劇
越王勾踐擊敗吳國以後,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做起了生意並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人稱陶朱公。
陶朱公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囚禁於楚,范蠡的家人想將兒子贖回來。但范蠡說:“殺人償命,這是天理,我的兒子也不能例外。我只希望讓他不要在街上示眾。
於是他讓小兒子帶上許多錢去楚國。范蠡的大兒子卻堅持要替弟弟去,范蠡只好同意。臨行前,范蠡給他一封信,要他交給自己的老朋友莊先生,並囑咐說:“他到了那裡,把帶去的黃金都交給莊先生,讓他代你處理。”
到了楚國,大兒子好不容易才找到莊先生的住處,交給他書信和黃金。莊先生收下之後說:“你的事情已經辦完了,趕快離開這裡吧。”范蠡的大兒子覺得這是一個貪財和人。
其實莊先生只是把那些錢當作信物,待事情辦成後再如數奉還。他雖然看起來很窮,但他的廉潔正直廣為人知,在楚國有極高的威望,楚國的一些大臣們都把他當作老師一樣對待。
不久,莊先生晉見楚王,說:“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個星宿的位置有些異常,這有害於楚國。只有積德行善才能避禍消災。”楚王想了想,傳旨封存所有的國庫。
大兒子也並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在楚國住了下來,並結交了一些貴族。一個貴族告訴大兒子:“每次大赦前,都要封存國庫,楚王昨晚已派使者封存國庫了,看來又要大赦了。”
範家大兒子聽後高興極了,但又一想,我弟弟出來,這是國王的恩賜,那老頭憑什麼白拿那麼多黃金呢?於是登門去取那錢財。
就來到莊先生家,說:“我聽說國王準備大赦,我的弟弟馬上就要出來了,特地來向您辭行。”
莊先生明白他的意思,說說:“你把帶來的黃金也帶回去吧。”大兒子不客氣地取走了黃金。
但是他走後,莊先生感到心裡很窩囊,於是又去面見楚王,說:“我上次說星象不好,大王就要大赦,這太好了。但我聽到人們議論說,大王你其實是為了陶朱公的兒子才實行大赦的,因為陶朱公的兒子殺了人被囚禁在我們楚國,他家拿了許多錢來賄賂我們楚國的大臣。”
楚王一聽大怒,下令將範家的二兒子先殺死,然後再實行大赦。
大兒子將弟弟的屍體運回了家,他的家人都很悲痛,唯有陶朱公說:“我知道他這一去,他的弟弟一定會死。他不是不愛他的弟弟,只是捨不得花錢。他小時候吃盡了苦,知道謀生的艱難,所以生活非常節儉。至於他的小弟弟,他生出以後就看到我萬貫家財,所以花錢像流水一般。我派小兒子去,就是看他捨得花錢。而大兒子卻硬是要去,他這一去,我就一直在等我二兒子的屍體回來。
陶朱公的長子由於過分看重金錢,結果卻因小失大,害了自己弟弟的性命。
:周處改過自新
西晉時期,宜興縣有個叫周處的人,由於父親很早就死了,自小缺乏管教,他成天在外惹是生非,和人打架鬥毆,危害鄉里。
義興鄰近的山裡有一隻猛虎,經常出來傷人。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凶惡的蛟龍,經常游出水面,吞吃了很多雞鴨,也傷害了不少的人。於是人們把周處、猛虎、惡龍放在一起,統稱為“三害”,其中周處最令人頭疼。人們都在背地裡抱怨:“三害不除,永無寧日啊!”
有人出主意:“我們想辦法讓周處上山殺虎,下海屠龍,這樣,三害就除了兩害,如果他被猛虎或惡龍吃掉,不更好嗎?”
於是,就有人自告奮勇去找周處,見到周處後,就誇他膽子大,功夫好,如果能上山殺虎,下水降龍,那就是真正的英雄了。周處聽後,拍著胸脯說:“那猛虎和惡龍算什麼,看我怎麼收拾它們!”
第二天,周處果然帶著弓箭,進山找虎去了。到了森林深處,只聽見一陳虎嘯,從樹後躥出一隻很大的白額猛虎。周處閃到一棵大樹後面,搭弓射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的腦門,把考慮射死了。
第二天,周處又帶著刀劍,跳進水裡去找蛟龍。那條蛟龍發現有人下水,就衝過來咬。周處閃身躲過並在蛟龍身上猛刺一劍。那蛟龍受了重傷,就往江的下游逃竄。周處緊跟在蛟龍的後面,一直追蹤了幾十裡。
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這下了周處和蛟龍一定都死在水裡了。這回“三害”都死了,大家奔走相告,互相慶祝。
沒想到第四天,周處竟然安然無恙地回家來了。人們很是吃驚。原來蛟龍受傷以後,被周處一路追趕,最後流血過多,終於被周處趕上殺死。
上岸後的周處看到大家正在為他的“死”而高興,終於明白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多麼的遭人痛恨。
於是,他痛下決心,要悔過自新。那時,有兩個很有名望的人,一個叫陸機,一個叫陸雲,周處去找他們,請他們幫忙。周處見到陸雲,把自己決心改過的想法誠懇地向陸雲談了。他說:“我後悔自己覺悟得太晚,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了。現在想幹一番事業,只怕太晚了。”
陸雲勉勵他說:“別灰心,您有這樣的決心,前途還大有希望呢。一個人只怕沒有堅定的志氣,不怕沒有出息。”
打那以後,周處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後來他終於成為晉朝有名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