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精選

  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詼諧性和倫理性,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知識和道理。引導幼兒接觸成語、熟悉成語,既能使他們體驗到成語故事的樂趣,又能使他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還能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彙量,進而促進他們語言思維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這地方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擁軍百萬,雄居北方,想併吞南方。東吳、西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北魏。 東吳的統帥周瑜和西蜀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 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衝向曹營,發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著東南風才能辦到。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周瑜憂急成病,臥床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他自稱有個祕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可以借東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過氣象觀察,心中就有了辦法。他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一個土臺,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就順利地執行他的火攻計劃。東風狂吹,火光沖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敗仗,從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

  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篇二:計取陳倉

  諸葛亮帶領三十萬大軍再度伐魏,直奔交通要塞陳倉而來。守將郝昭在這裡挖深溝築堡壘,以守待攻。諸葛亮每天派人叫陣,魏軍堅守不出。有一天,派出去的探子回來報告,說陳倉守將郝昭病重。諸葛亮覺得時機已到,馬上叫魏延、姜維三天之後帶五千人馬圍住陳倉,待見到城中起火,協同攻城。然後又喚關興、張苞附耳暗授機密。魏將郝照病勢嚴重,忽然接到報告,說蜀軍已到城下,急命將士上城把守。此時各城樓突然大火四起,城中頓時大亂。郝照當即嚇死。蜀兵勢如破竹,直入城中。三天後,魏延、姜維領兵來到陳倉城下,見城上有人大喊:"你二位來遲了!"二人定眼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丞相諸葛亮。二人急忙下馬行禮。諸葛亮說:"我叫你二人三天後領兵攻城。是為了穩住軍心,其實我已叫關興、張苞連夜暗出漢中,我化裝藏在軍中,星夜趕奔陳倉,讓敵人一點準備都沒有。那些城內放火的人是我早就安排好的。一著火,城內必然不戰自亂,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篇三: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南柯一夢 有一個叫淳于棼的人,平時喜歡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風習習,樹影婆娑,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棼過生日的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酒。夜晚,親友們都回去了,淳于棼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夢中,淳于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正趕上京城舉行選拔官員考試,他也報名。考了三場,文章寫得十分順手。等到公佈考試結果時,他名列第一名。緊接著皇帝進行面試。皇帝見淳于棼長得很帥,又很有才氣,非常喜愛,就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嫁給他為妻。狀元郎成了駙馬郎,一時京城傳為美談。

  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愛民,經常到屬地內調查研究,檢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潔有效,當地百姓大為稱讚。三十年過去了,淳于棼的政績已是全國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幾次想把淳于棼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後,都紛紛湧上街頭,擋住太守的馬車,強行挽留他在南柯繼任。淳于棼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並上表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他的政績,就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以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