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典故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中華成語典故故事大全

  :鐵杵成針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課,外面來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會兒再說。”於是,他就從窗戶爬出去了。師父發現了,嘆息道:“哎,孺子怎麼不可教也!儘管聰明,一點就通,可惜心不在學習上面啊。”於是,有一位師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練武的時間到了,李白依舊心不在焉。趁師父不注意,李白朝夥伴們做了一個鬼臉,夥伴們忍不住笑起來了,師父見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釋,師父就攆走了這恨鐵不成鋼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學,師父也不喜歡我,算了回家。”夥伴們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兩耳如同生鏽根本聽不進去,眼睜睜地看著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實這一切都在師父的安排之中。師父把這一切的後果都交給了一個老奶奶去處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個亭子,就繞進去了,問:“老奶奶,可不可以給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說:“可以,在桌上。”李白這時發現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天生的好奇心讓李白停住了腳步,就上前問:“老奶奶,您為什麼要磨鐵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針。”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鐵杵那麼粗,針那麼細,這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啊!李白問老奶奶:“值得嗎?”老奶奶答道:“當你把鐵杵磨成針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來了,說:“能給我磨一下嗎?”老奶奶答道:“你這細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氣匆匆地走了,當他走到門口時,老奶奶又說到:“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李白頓了一下,琢磨了一下這句話,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這時,師父也正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對他的師弟正在發火呢!此時李白回來了,師弟給師兄使了個眼法,師傅氣沖沖地說:“走了,就別再回來了。”李白跪在地上說:“師父,我錯了。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師父笑了。看到這裡,鐵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相信大家也已經瞭解了。

  從此,李白一心一意學本領。長大以後,成了一名聞名國內的大詩人!

  :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的,在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塑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入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理學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大軍攻入關中,駐軍灞上。當時,秦朝權臣趙高逼即位不久的秦二世胡亥自殺,立胡亥的侄兒子嬰為秦王。很快,趙高又被子嬰設計殺死。子嬰後來向劉邦投降。

  子嬰投降後,劉邦沒有將他殺掉,他認為那樣做會失掉人心。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進豪華的王宮裡,可他的心腹張良和樊噲勸誡他不要那樣做。劉邦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傳令封閉王宮,並留下了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許多財寶的庫房。然後,還軍灞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召來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向他們鄭重地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大家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管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即: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被判有罪。”大家都非常擁護約法三章。劉邦又派出許多人到各縣各鄉去宣傳這三條法律。百姓們都熱烈支援,紛紛取出牛羊酒食來犒勞劉邦的軍隊。

  劉邦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擁護,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