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的大全
成語是古代語和事的高度凝練和濃縮,往往文言色彩濃厚,保留著許多古漢語詞彙的痕跡,現代人可以藉以瞭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語言等面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不辨菽麥的故事
公元573年周曆正月初五,晉國的欒書、中行偃派程滑殺死了晉厲公,葬在翼地的東門外邊。隨後,士魴等人在京師迎接年僅14歲的周子為國君。當時,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把持朝政,很願意事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並且誇周子如何能幹,如何聰明。周子有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晉貴族們說: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別看這位周子才14歲,還真有些小才能。一即位,他就對大夫們說:“我開始的願望並沒有到這個地步,現在雖然到了,這全是上天的意志。人們要求有國君,是為了讓他釋出命令。立了以後不聽他的號令,那立他幹什麼?你們幾位用得著我才立我為君,恭敬而聽從國君,這是神靈所保佑的。”大夫們聽了,回答說:“這正是下臣們的願望,豈敢不唯命是聽!”
篇二:改弦更張的故事
西漢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叫董仲舒,廣州***今河北棗強東***人。他學習非常用功,整天埋頭在書房裡學習,書房附近的園圃,兩三年都顧不上看一看。後來,他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
當時,漢武帝劉徹舉賢良文學之士,請他們對施政方針提出建議。董仲舒說:漢朝繼秦而立,秦朝的舊制度都不適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經陳舊不堪,沒法使音調和諧了,必須把它解下來,更換新弦,然後才可彈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後才能把事情辦好。應當更換琴絃而不換,就是第一流的音樂家也彈不出優美的音調來;應當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賢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創造令人滿意的政績。
……董仲舒還向漢武帝建議:“諸不在六藝***即《禮》《樂》、《詩》、《書》、《易》、《春秋》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些,都為漢武帝所採納,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
篇三:綱舉目張的故事
呂不韋***曾在邯鄲經商***曾為秦朝的相國。他很注意研究治理國家的理論。他在“用民”一文中說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義服人,其次是以賞罰治人。”
他接著寫道:如果“義”不足以讓人民為國家效力而死,“賞罰”不足以讓人民棄惡從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呂不韋說,在禹的時代,天下有成千上萬的諸侯國,到商湯時至少也有三千,這些諸侯國所以沒有存在下去,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處理人民的關係。
呂不韋又說,人民不聽君主的話,不受國家的使用,是因為賞罰不嚴。如果說商湯和武王能夠有效地治理國家,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呂不韋總結說,人民所以聽憑國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這就是:“用民有紀有綱,壹引起紀,萬民皆起;壹引起綱,萬目皆張。”這裡說的紀和綱,也就是調動人民積極性,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
篇四:拒諫飾非的故事
荀子***邯鄲[hán dān]籍學都***經常探討國家政體與管理的問題,他在《荀子·成相》這篇著作中寫道:人世間的災禍,往往就是愚昧無知而陷害忠良;而對於君主來說,沒有賢臣輔佐,就像瞎子無人領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荀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苟且勝過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諫諍,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說臣下的過失,那就是“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即是說,拒絕諫諍,掩飾過失,這就是作為臣下的愚昧和過失,而這樣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國家必然會引起災禍。
荀子說,什麼是無能?那就是國家多弊,君主疏遠賢能,接近邪僻,忠臣沒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轉移了。
荀子又寫道,什麼是賢能?那就是通達於君臣之禮,對上能尊敬君主,對下能順從民意,君主真正能聽賢臣之言,這樣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說,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於讒臣當道,賢臣隱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這樣,國家就必然要覆滅,君主必然要成為夏桀[jié]一類的賊子。
荀子這裡所說的“拒諫飾非,愚而上同”,為後世許多政治家引為借鑑,漢唐時期還將此作為法律規範而列入法典之中。
篇五:日暮途窮的故事
戰國時,楚平王的太子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伍奢,一個是費無忌。費無忌得到楚平王的寵愛,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後會對他不利,於是他便誣告太子。沒想到平王竟然相信,還把太子調到邊關去。但是費無忌還是不放心,擔心太子找機會報復,因此他又將伍奢囚禁,並且派人殺害太子。
心狠的費無忌還不願罷休,他想到伍奢有兩個兒子,於是他又派人殺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兒子,只有伍奢的小兒子伍員逃走了。平王聽信費無忌的謊言,認為伍員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員。伍員為了逃命,一夜之間頭髮鬍子全白了。後來他逃到了吳國,幫助吳王,建議派兵攻打楚,經過五次戰爭,終於打到楚國都城,這時平王已死,伍員為了報殺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屍體,親自鞭屍。伍員的老朋友知道之後便責備他。傷心的伍員對他說:我像一個走路的人,此時天色已晚,但是路卻很遠,所以會做些違背常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