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屍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ㄧ
拼音 mǎ gé guǒ shī
釋義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簡體字 马革裹尸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裹,不能寫作“裡”。
相反詞 臨陣脫逃
成語故事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訊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裡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英語翻譯 die on the battlefield
日語翻譯 軍馬の皮(かわ)で死体をくるむ。戦場(せんじょう)の露(つゆ)と消(き)え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ㄇㄚˇ ㄍㄜˊ ㄍㄨㄛˇ ㄕ
拼音 mǎ gé guǒ shī
成語解釋 「馬革裹屍」典源作「馬革裹尸」。「尸」,同「屍」。「馬革裹屍」指戰死沙場,無有棺槨,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以歸葬。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語出《東觀漢記.卷一二.馬援列傳》。
【語義說明】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使用類別】
用在「英勇報國」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作為軍人應當有馬革裹屍,為國捐軀的氣節。
<02>男兒立志在沙場,即使是馬革裹屍,也無怨無悔。
<03>身為軍人就該為國家效命,即使是馬革裹屍,也死而無憾。
<04>上陣殺敵,為國為民,即使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在所不辭。
<05>身為軍人,為了國家人民,即使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06>軍人的生命應該表現在沙場上,縱然是馬革裹屍,也是死得其所。
<07>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士兵戰死戰場,馬革裹屍,留下家人無限的傷痛。
成語典故 #《東觀漢記.卷一二.馬援列傳》援振旅京師,賜車一乘。援曰:「方今匈奴1>、烏桓2>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3>,以馬革裹尸4>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注解〕(1)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2)烏桓:古代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眾退保烏桓山(今熱河省境內),因以為號。漢獻帝建安年間,徙居內地,與漢人融化。或作「烏丸」。(3)邊野:邊遠的地方,指戰場。(4)尸:死人的軀體。「尸」同「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
典故說明 「馬革裹屍」原作「馬革裹尸」。「尸」,同「屍」。這是和馬援有關的一句成語。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人。初依隗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馬援在王莽統治的時候,曾經做過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他負責押解一批犯人,途中他因為同情這些犯人,就擅自釋放了他們,自己也丟了官,逃到北地郡。馬援在那邊以農牧為生,因為經營得法,幾年之後變得相當富裕。但他不願成為一個守財奴,就把財產送給親人朋友。後來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許多的戰功,拜伏波將軍,封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有人勸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了,並且很豪邁地說:「現在北方還有匈奴、烏桓為患,我正要去肅清他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烏桓之後,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當地氣候炎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的壯志。後來「馬革裹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近義成語以身許國 捐軀報國
反義成語貪生怕死 臨陣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