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過飾非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ㄍㄨㄛˋ ㄕㄧˋ ㄈㄟ
拼音 wén guò shì fēi
釋義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文、飾:掩飾;過、非:過失、錯誤。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惑經》:“期則聖人設教,其理含巨集,或援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委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簡體字 文过饰非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文,不能寫作“紋”。
相反詞 欲蓋彌彰
英語翻譯 paper over one's errors
日語翻譯 あやまちや過失(かしつ)をひた隠しに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ㄨㄣ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
拼音 wèn guò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文過」,掩飾過失。語本《論語.子張》。「飾非」,遮掩過錯。語出《莊子.盜跖》。「文過飾非」指掩飾過失、錯誤。△「諱疾忌醫」
【語義說明】掩飾過失、錯誤。
【使用類別】
用在「拒諫掩過」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老愛文過飾非的人,漸漸會失掉真實自我。
<02>我們做錯事要勇敢地承認,不應該文過飾非。
<03>有時積小錯會釀大禍,所以文過飾非的行為不可輕饒。
<04>做個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絕不文過飾非。
<05>這篇社論有點在替報社文過飾非的味道,讓人讀了有些不快。
<06>你明明做錯事,還找這麼多理由辯解,這樣文過飾非,只會讓大家更難原諒你。
成語典故 1、「文過」:《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1>。」〔注解〕(1)文:音ㄨㄣˋ,掩飾。2、「飾非」:《莊子.盜跖》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1>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強足以距敵2>,辯足以飾3>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注解〕(1)跖:盜跖,生卒年不詳。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時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跖,音ㄓˊ。(2)距敵:抗敵。距,通「拒」。(3)飾:遮掩、偽裝。
典故說明 「文過飾非」係由「文過」和「飾非」二語組合而成。「文過」是出自《論語.子張》。卜商,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根據《論語》的記載,他曾經說過:「無德智修養、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錯,不但不知道改進,還會企圖掩飾他的過失。」「飾非」則是出自《莊子.盜跖》。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有一天孔子跟他說:「當父親的必定會告誡自己的孩子,身為兄長的也一定會教導自己的弟弟,引導他們走向正途。假如這些都做不到,那麼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了。今天,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柳下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近義成語諱疾忌醫
反義成語知過必改 退思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