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篇累牘意思

注音 ㄌㄧㄢˊ ㄆㄧㄢ ㄌㄟˇ ㄉㄨˊ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釋義 連:連線;篇、牘: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疊、堆積。指採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形容文辭冗長。

成語出處 《隋書 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簡體字 连篇累牍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篇,不能寫作“遍”;牘,不能寫作“讀”。

相似詞 拖泥帶水長篇大論

相反詞 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要言不煩

成語故事   李愕;字士恢,隋文帝時任治書侍御史,很有辯才,文章也寫得很好。他看到六朝以來的文章常常華而不實,決定上書給隋文帝,希望通過釋出政令來改變當時文風。主意打定,他就著手去寫。李愕的《請正文體書》終於寫好了,他在上奏之前又看了一遍:書中從魏武帝、文帝、明帝說起,談到了他們祟尚文辭,不重視為君之道,只注重文辭華麗的雕蟲小技,下面的人跟著他們,在文辭華麗上大做文章,漸漸形成風格,給後世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及危害,望當今皇上能出政令改變文風。,他覺得自己把要說的話都說清楚了,第二天,他就把奏章遞了上去。
  隋文帝閱了李得的奏章,不住地點頭,當看到“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時,心想;李愕說得對呀,現在的一篇篇文章,一箱箱案卷,談來談去,都離不開吟風弄月,真是又長又累贅。這樣下去,世俗無論貴賤賢愚,都去吟詠風花雪月,崇尚絝麗文風,追逐功名利祿,可怎麼得了哇!於是他下令說:“把李愕的奏章頌示天下”。如以後寫來的奏章再刻意注意文風,定嚴加追究。”

英語翻譯 at great length

日語翻譯 ながながと書(か)き連ね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ㄌㄧㄢˊ ㄆㄧㄢ ㄌㄟˇ ㄉㄨˊ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成語解釋 牘,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木片。「連篇累牘」指寫字用的竹簡、木片編串堆積在一起。形容文章篇幅冗長。#語出《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長篇大論」

【語義說明】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使用類別】
用在「冗長繁複」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讀者對短文的喜愛,勝過那些連篇累牘的長文。
<02>王經理連篇累牘的報告,使得與會者都昏昏欲睡。
<03>文章應該寫得簡明扼要,連篇累牘的作品不易受人歡迎。
<04>他那篇文章連篇累牘,看似立論豐富,其實只是廢話一堆。
<05>這只是個簡單的論點,你卻寫得連篇累牘,只怕讀者不想看。
<06>經理看了看說:「只須幾句話交代即可,何必寫得如此連篇累牘呢?」
<07>那種連篇累牘,不停地重複同一論調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讀者的厭煩。
<08>雖然這是個值得深入報導的題材,但連篇累牘的論述卻不易吸引住讀者的目光。

成語典故 #《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1>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據茲擢士。祿利之路既開,愛尚之情愈篤。於是閭里童昏,貴遊總丱,未窺六甲,先製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說,不復關心,何嘗入耳。以傲誕為清虛,以緣情為勳績,指儒素為古拙,用詞賦為君子。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注解〕(1)積案:堆滿几案。案,長桌。〔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七七.李諤列傳》

典故說明 據《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載,李諤是隋代著名的文人,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被授與治書侍御史的官職,又被封為南和伯。他為人正直,通達時務,很受眾人的推崇。他的學問和口才都很好,對任何時事不滿就寫文章上書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文帝幾乎都會接納。李諤看到當時人所寫的文章,多半承襲六朝的風格,詞藻雖華麗,但內容卻十分空洞。於是上書皇帝,說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古時候風行教化,人人知書達禮,寫的文章都能表達美德與大道。但是到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正。文中用「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等句,說明六朝以來的文學,每每篇幅冗長,但內容卻很空洞,題材多屬詠物,文章盡是詞藻的堆砌而已。「連篇累牘」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近義成語長篇大論

反義成語三言兩語 片言隻字 言簡意賅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