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腦塗地意思

注音 ㄍㄢ ㄣㄠˇ ㄊㄨˊ ㄉㄧˋ

拼音 gān nǎo tú dì

釋義 肝膽腦漿濺了一地。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塗:抹。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十七,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

簡體字 肝脑涂地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塗,不能寫作“圖”。

相似詞 馬革裹屍粉身碎骨

成語故事   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平定中原後,就和群臣商議建都一事。由於群臣們都是華山以東的人士,都說:“周朝建都洛陽,世祚(zuò)傳了數百年;秦朝建都咸陽,傳位不過二代就亡了,所以應建都洛陽。”漢高祖猶豫不定。
  漢高祖五年,劉邦巡幸洛陽,有個叫婁敬的人,請求晉見皇上。婁敬問皇上:“陛下想建都洛陽,難道是想和周朝較量興隆的盛況嗎?”皇上說:“不錯。”婁敬說:“陛下獲取天下和周朝不同。周武王的祖先積德行善幾十年,人們願意跟隨他,沒有經過多少殺戮,便取得了天下。陛下從豐沛起事,統兵三千,經歷無數戰鬥而席捲蜀漢地區,平定三秦,又和項羽抗衡決戰中原。就拿成皋孤城之爭來說,經歷大戰七十、小戰四十,讓天下無辜百姓肝腦塗地,屍滿遍野,哭泣之聲不絕於耳。那些受創傷的人還沒有復原,你就想和西周較量興隆盛世,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能這樣做啊!”
  漢高祖終於採納婁敬的建議,取消了建都洛陽的念頭,並賜婁敬為劉姓,故史稱之為劉敬。

英語翻譯 willing to repay a favor with extreme sacrifice

日語翻譯 命(いのち)を犧牲(ぎせい)にする,命を投(な)げ出す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ㄍㄢ ㄋㄠˇ ㄊㄨˊ ㄉㄧˋ

拼音 gān nǎo tú dì

成語解釋 肝腦濺灑在地上。形容死狀極慘。語本《戰國策.燕策一》。後亦用於比喻盡忠竭力,不惜犧牲生命之意。

一、【語義說明】形容慘死之狀。
【使用類別】
用在「喪命死亡」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不知使多少無辜民眾肝腦塗地
<02>這些車禍現場照片所呈現的肝腦塗地畫面,真是令人慘不忍睹。二、【語義說明】比喻人盡忠竭力,不惜犧牲生命之意。
【使用類別】
用在「竭盡心力」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為了國家和人民,就是肝腦塗地,我們也在所不惜。
<02>今天承蒙器重,扈隨左右,即令肝腦塗地,也無遺憾。
<03>古代俠客極重信義,既已承諾,縱然肝腦塗地,也絕不食言。
<04>王警官可以說是一輩子都在與邪惡勢力抗爭,甚至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成語典故 《戰國策.燕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謂燕王曰:「大王之所親,莫如趙。昔趙王以其姊為代王妻,欲并代,約與代王遇於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之可以擊人。與代王飲,而陰告廚人曰:『即酒酣樂,進熱歠,即因反斗擊之。』於是酒酣樂進取熱歠。廚人進斟羹,因反斗而擊之,代王1>腦塗地。其姊聞之,摩笄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聞。……」〔注解〕(1)代王: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代國在今河北蔚縣。

典故說明 在《戰國策.燕策一》中記載了張儀為秦國破除合縱而行連橫之計,向燕王遊說道:「大王現在最親信的是趙國。但是趙國可信嗎?代王是趙王的姊夫,但是趙王為了兼併代國,於是設計邀請代王在句注要塞相見。事先暗中命令工匠製作了一枝尾柄很長的金斗,囑咐廚師趁酒酣樂,要上熱羹的時候反持金斗,擊殺代王。結果代王在宴會上慘死,腦漿濺得一地都是。代王的妻子,也就是趙王的姊姊,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也自殺了。這件事天下皆知,大王一定也不會陌生。……」後來「肝腦塗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腦塗地」演變而出,說明死狀極慘。後來用以比喻人盡忠竭力,不惜犧牲生命之意。

近義成語出生入死 赴湯蹈火 粉身碎骨 奮不顧身

反義成語貪生怕死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