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賢相厄意思

注音 ㄌㄧㄤˇ ㄒㄧㄢˊ ㄒㄧㄤˋ ㄜˋ

拼音 liǎng xián xiāng è

釋義 厄:迫害。指兩個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佈列傳》:“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簡體字 两贤相厄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例子 宋·劉克莊《沁園春·吳叔永尚書和餘舊作再答》詞:“撤我虎皮,讓君牛耳,誰道兩賢相厄哉。”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手下大將季布的母弟丁公是項羽手下的大將。丁公為項羽攻打處於困窘中的劉邦,把劉邦圍困在彭城西,短兵相接。劉邦急了,就與季布找到丁公,希望不要兩賢相厄。於是丁公帶兵退去,劉邦才得以解圍

英語翻譯 Two worthies devastate each other.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