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

[拼音]:tongjing

[英文]:dysmenorrhea

行經前後或經期中,隨月經週期而發生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的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又稱經行腹痛,多見於青年未婚女性。多由氣滯血瘀、經行不暢所致。治療以調理氣血為主。

痛經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金匱要略》。隋代《諸病源候論》稱做“月水來腹痛候”。元代《丹溪心法》指出痛經系血實、鬱滯、瘀血所致;明代《景嶽全書》認為痛經有虛實之分。現代中醫辨證治療痛經及子宮內膜異位症、膜樣痛經等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痛經與憂思鬱怒,情志不暢,經期受寒或飲食生冷,或感受溼熱之邪有直接關係。實證多為氣滯、血瘀,“不通則痛”;虛證則因氣血虧損,衝任失養,不榮而痛。

痛經常見以下證型:

(1)氣滯血瘀。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量少,經行不暢,經色紫黯夾血塊、塊下痛減,舌紫黯有瘀點,脈弦澀。治宜理氣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2)溼熱下注。腹痛拒按,有灼熱感,平時即有小腹疼痛或腰骶脹痛,經行時加劇;或身有低熱,經色黯,質稠有塊,平時帶下多,色黃,舌紅苔黃而膩,脈濡數。治宜清熱除溼,方用清熱調血湯加減,③氣血虛弱。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腹痛喜按,小腹與陰部有下墜感,月經量少,色淡,質稀,伴見神疲乏力,面色不華,短氣,心悸,舌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4)肝腎虛損。經少而色淡,經後小腹綿綿作痛,腰骶痠痛、頭暈耳鳴,潮熱,舌淡紅,脈細。治宜滋腎養肝,方用調肝湯加減。

(5)寒溼凝滯。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經色黯紅夾血塊,苔薄白,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方用溫經湯加減。

鍼灸治療痛經的主方為三陰交、地機、關元。氣滯,加陽陵泉、歸來;氣虛,加氣衝、氣海;陽虛,加命門、腰陽關;血虛,加血海、陰陵泉;血瘀,加中都、築賓;陰虛,加太溪、復溜;溼阻,加陷谷、足臨泣;痰阻,加豐隆、支溝;虛火,加太溪、太沖;實火,加曲骨、行間;肝氣不舒,加期門;腎氣不足,加腎俞。

痛經也可採用摩丹田、揉腎俞、擦八髎、重按三陰交和按揉足三裡等推拿手法治療。

痛經的治法以經來之前三天開始服藥療效為佳,同時應給予患者精神安慰,解除其恐懼情緒;注意經期衛生,經期與經行前後要注意保暖。如非器質性病變所致的痛經,中藥療效較佳,預後亦良好。且大部分患者可在結婚或生育後症狀消失。

參考文章

現代醫學怎樣治療功能性痛經婦科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什麼會出現痛經婦科西醫怎樣認識痛經的病因病機婦科痛經的發生和哪些因素有關婦科怎樣用藥膳治療痛經婦科怎樣區分原發與繼發性痛經婦科為什麼痛經者不能食用酸性食物?飲食痛經合併昏厥如何救治婦科痛經合併不孕症時怎樣治療婦科為什麼痛經者不能食用肥膩之物?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