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公元2~3世紀)

[拼音]:lianchuang

[英文]:pretibial sore

發生於小腿下部的慢性潰瘍,為外科常見病。又名裙邊瘡、褲口毒,俗稱老爛腳。其特點是瘡面長久難以收口或雖已收口,但每因損傷而易復發。好發於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擔負重物並伴有下肢靜脈曲張者。此病經過治療與適當休息常可治癒。為了防止復發,凡有下肢靜脈曲張的應儘量爭取手術,對合併骨髓炎者則需治療骨髓炎,否則瘡口不會癒合,少數臁瘡經年累月不愈,以後瘡面呈菜花狀,可能發生癌變。

臁瘡病名首見於宋代《瘡瘍經驗全書》。明代《外科啟玄》又指出臁瘡生於小腿內側,屬足厥陰肝經,不易癒合;而生於外側,屬足陽明胃經,可治。《瘍科選粹》又提出臁瘡經年不愈,除外貼膏藥外,內服湯劑使經絡調和,面板自合。現代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臁瘡,提高了療效、縮短了療程。

臁瘡的發生,多由於經久站立或擔負重物,致下肢脈絡瘀滯不暢,加之下肢溼熱之邪下逼,氣滯血凝、久蘊化熱、蝕皮腐肉而成潰瘍。此外區域性面板搔抓、碰傷、蟲咬、燙傷、溼瘡等均可誘發臁瘡。初發時溼熱邪盛而正氣不虛;日久不愈、膿水淋漓不盡者,多屬氣陰耗傷、正虛邪戀。外側臁瘡由三陽經溼熱結聚,內側臁瘡多屬三陰經津血虧損、溼毒下蘊。

臁瘡好發於小腿下部,內側多於外側。大多數病人原有下肢靜脈曲張。潰瘍日久不愈、瘡口凹陷,邊緣形如缸口、瘡面肉色灰白或灰黑、或帶綠色膿水,氣味臭穢。若瘡面碰傷則易出血。潰瘍周圍面板色素沉著,有時伴有溼疹。此病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發作時先癢後痛、焮紅漫腫,繼則潰爛日益擴大,嚴重者可爛至脛骨。此外,有少數潰瘍多年不愈,瘡面呈菜花狀而發生癌變。當瘡面肉色轉紅、膿水變稠,則為將愈之兆。

臁瘡的治療主要是區域性治療。

(1)瘡面有腐肉時用九一丹、紅油膏外敷,再用闊繃帶纏縛患肢(自踝部開始至膝下)。隔一兩天一次,如瘡面腐盡有肉芽生長改用生肌散、白玉膏,也需用闊繃帶纏縛。瘡面周圍有溼疹者,改用青黛膏或三石散油劑。

(2)瘡面有繼發感染、膿水多時,用10%黃柏溶液溼敷;膿水不多,用九一丹金黃膏外敷。

(3)瘡面出血時,外敷桃花散;如出血不止,宜結紮止血。

若瘡面有癌變則按癌的性質(鱗狀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治療。臁瘡併發骨髓炎者,以治療附骨疽方法為主。臁瘡一般不需內治,當有急性感染時,可用清熱利溼方劑如萆滲溼湯。若病久出現氣陰不足者,可服益氣養陰劑;有腎虧者當補腎;原有下肢靜脈曲張者,可服和營通絡劑。

臁瘡的護理應注意:

(1)臁瘡大多位於小腿下部,該部位皮肉較薄,忌用強烈的腐蝕藥,以免損傷筋骨。

(2)有下肢靜脈曲張者,可用彈力繃帶或彈力護腿保護,即使潰瘍癒合也需套上護腿,以免因外傷引起復發。

(3)潰瘍癒合後,可作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和曲張靜脈剝離術,以求根治。

參考文章

臁瘡是什麼病面板科與傳染臁瘡中醫中西醫治療臁瘡35例療效觀察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