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黴病

[拼音]:weitong

[英文]:stomachache

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並常伴見嘔吐、噯氣、吐酸、胃內燒灼感、脹滿、飲食減少等症狀的內科病證。又稱胃脘痛。多由憂思惱怒,肝氣鬱結等影響脾胃,或飲食不當損傷脾胃所致。

唐、宋前中醫文獻,多將胃痛與心痛(屬心經本身病變)混稱。金、元時期,李東垣《蘭室祕藏》開始專立“胃脘痛”一門,朱丹溪《丹溪心法》將胃痛詳分為寒、熱、氣、溼、痰積、死血、虛等不同證候,分別施治。

西醫的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以胃痛為主要臨床表現者,均可參照此病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胃痛的病位在胃,胃主受納、腐熟飲食水谷,如過食生冷,或飢飽不勻,暴飲暴食,或嗜食辛辣厚味,過飲烈酒,皆可直接損傷胃氣胃陰引起胃痛。但胃與脾同居中焦,脾主飲食水谷的運化,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故常見脾胃同病。此外,胃與肝關係亦至為密切,憂思鬱怒,肝鬱氣滯,則橫逆犯胃;肝火亢盛,則迫灼胃陰;肝血瘀阻,則胃失滋榮,都是胃痛常見的原因。

辨治

胃痛原因複雜,臨床應細加辨證,不可徒恃一方一藥。大旨須明辨寒熱虛實,喜熱食熱飲,為寒;渴喜涼飲,為熱;喜按為虛,拒按為實;得食痛減為虛,進食後即痛為實;痛而走竄,脹滿連脅,多為肝鬱氣滯;痛處固定不移,刺痛或痛如刀割為瘀血阻絡。臨床常見證型有:

(1)寒邪犯胃。胃痛暴作,得熱即感舒適,遇冷痛增,脘腹脹滿拒按,納呆,嘔吐清水,苔白,脈弦緊。治宜溫中祛寒,常用甘草乾薑湯、良附丸加味。

(2)脾胃虛寒。病情纏綿難愈,痛緩而有休止,痛得揉按而暫感舒適,飲食喜熱,空腹痛甚,得食痛減,舌質淡,苔薄白,舌邊有齒痕,脈沉遲或細弱,常因勞累或進食生冷而復發或加重。治宜益氣溫中,以黃芪建中湯為主方。

(3)胃陰虛。胃痛日久,胃脘部隱隱灼痛,消瘦,口乾,食少,手足心熱,大便乾結,舌質紅,脈細數,屬胃陰虧虛證。治宜養胃陰為主,常用麥門冬湯合芍藥甘草湯。

(4)肝胃不和。胃脘部疼痛脹滿,連及兩脅,進食後疼痛加劇,得噯氣或放屁後感到舒適,舌苔薄白,脈沉弦,常因精神抑鬱、惱怒而復發或加重。治宜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5)瘀血阻絡。胃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時拒按,痛如針刺,食後痛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沉澀。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6)中焦溼熱。胃痛有燒灼感,伴見噁心,嘔吐,胃脘脹滿,飲食減少,口苦,大便黏滯不爽或便溏,舌質紅而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為溼熱中阻證。治宜補中、溫胃、清熱、燥溼數法兼施,常用半夏瀉心湯。

(7)飲食停滯。因飽食而胃脘部脹滿疼痛,嘔吐不消化之物,噯腐吞酸,舌苔厚膩,脈滑。治宜消食導滯,常用保和丸加減。

鍼灸對胃痛有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鍼灸處方為中脘、足三裡。若有食積可加公孫、內關;若肝氣橫逆可加期門、肝俞;若胃氣虛弱可加胃俞、合谷;若有元氣不足可加腎俞、氣海;若有實熱可加內庭、太沖;若有虛火可加太白、太溪;若食停不下可加膈俞、下脘;若反酸水可加樑門、樑丘;若因溼困可加陷谷、水分;若嘔血可加地機、行間;若有瘀血可加三陰交、幽門;若有奔豚氣可加建裡、神闕。治療時需要注意的是:胃痛較重的病人應先在遠端穴位處(如足三裡穴)針刺,在疼痛稍有緩解後再取病變的區域性穴針刺。留針的時間一般比較長,即使疼痛很快緩解,也要留針30分鐘以上。推拿、氣功、食療等治療方法,也可採用。

胃痛初起多屬實證。患者如能保持精神愉快,注意調整飲食規律,不難治癒。久之則多見虛實夾雜,或由實轉虛之證,但若無併發長期反覆的吐血、便血,或由胃痛轉變為其他病證者,預後一般尚好。

參考文章

孕期胃痛和消化不良是怎麼回事?產科胃痛中醫胃痛時捏一把小隨肚保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