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營養
[拼音]:gan‘ai
[英文]:liver cancer
常見的肝惡性腫瘤。早期症狀和體徵不明顯或缺乏特異性,有的起病時表現肝區脹痛,也有的表現急腹痛,或以轉移灶症狀為最早表現。診斷除根據臨床表現外,尚需依靠肝功能試驗、特殊的酶學檢查等,除活組織檢查外,以甲胎蛋白(AFP)診斷準確率最高。採用手術治療和中西醫綜合治療,肝癌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中國肝癌死亡率為10.09/10萬人。在男性中佔癌症的第3位,在女性中佔第4位。中國的原發性肝癌發病率比歐美高5~10倍。近來中國在流行學調查、早期診斷、早期手術切除等方面均有顯著的進展,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重視。
流行學調查表現,中國肝癌發病率以東南沿海最高,其中江蘇啟東縣年均發病率高達55.63/10萬人,死亡率為47.93/10萬人。廣西扶綏、廣東順德、湖南、四川等地肝癌死亡率亦居惡性腫瘤死因的首位。
世界各地肝癌發病率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亞洲沿海地區發病率較高,歐、美則較低。大於5/10萬人者有莫三比克、南非、奈及利亞、新加坡、烏干達;達3.1~5/10萬人者有日本、丹麥;小於3/10萬人者有歐、美、澳、印度北部等地區。本病可發生於 2個月嬰兒至80歲老人,最多發病年齡為40~49歲。男性多發,男女之比為6:1。
病因
對真實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瞭。目前研究表明,肝癌與下述因素有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觀察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病率密切相關。如江蘇啟東縣為肝癌高發區,其自然人群中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陽性率為24.8%,遠高於一般地區的6%。肝炎患者HBsAg陽性者發生肝癌的比例為2.66%,而HBsAg陰性者僅1.39%。在乙型肝炎及肝硬變患者中肝癌發病率較一般人群高9~10倍,免疫組織化學和電鏡研究中均顯示肝癌周圍的肝硬變組織中有 HBsAg存在(70~88%)。肝癌組織中也可發現有HBs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分子雜交技術表明乙肝病毒DNA與人肝細胞及肝癌細胞的DNA相整合,但DNA整合對肝癌的發生意義還待研究。
黃麴黴毒素
動物實驗證明黃麴黴毒素為很強的致癌物質。廣西扶綏的調查表明,食物(玉米、花生等)黴變汙染的黃麴黴毒素與肝癌的發生呈正相關。在啟東縣以含有黃麴黴素B1的玉米喂飼麻鴨,可誘發肝癌。
其他
亞硝胺、有機氯殺蟲劑、飲水汙染均為值得重視的致癌因素。中華分支睪吸蟲刺激膽管上皮,也可產生膽管細胞癌。
目前一般認為,慢性乙肝病毒持續感染是肝癌發生的促進因素,使之對黃麴黴毒素等致癌物質敏感,在小劑量刺激下導致癌變。
病理學分型
一般分為:
(1)塊狀型。直徑在5cm以上;
(2)巨塊型。直徑在10cm以上,可呈單塊、多塊和合塊狀,佔77.8%。
(3)結節型。癌結節直徑在5cm以下,可有多個結節,佔18.8%。
(4)瀰漫型。小癌結節彌散分佈,佔1.45%。
(5)小癌型。指單結節小於3cm者,佔1.93%。組織學分型以肝細胞型最多,約佔90%;膽管細胞型少見;混合型即上述兩型同時存在,則更為少見。
轉移途徑
主要通過血液迴圈,最早在肝內轉移,引起多發轉移灶。門脈主幹可因此而發生瘤栓。肝外轉移,主要轉至肺,其次為腎上腺、骨、腎、腦等。淋巴系統轉移至肝的附近淋巴結,遠方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少數可引起腹腔或盆腔的種植轉移。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隱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狀。有些早期病例,僅甲胎蛋白檢測陽性而無症狀和體徵,稱亞臨床肝癌。
主要症狀
包括:
(1)肝區疼痛。呈鈍痛或銳痛,間歇性或持續性,可延散至右肩或右背。若癌續發包膜下出血或破裂,則可有劇烈腹痛,重者伴發休克。
(2)消化道症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有的有明顯腹瀉。這些症狀往往與肝炎活動或肝硬變的症狀不易區別。
(3)全身症狀。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呈惡液質。
(4)發熱。有些肝癌患者伴隨發熱,其與腫瘤組織壞死有關。
(5)伴癌綜合徵。有的因肝癌組織異位,分泌胰島素或分泌B細胞刺激因子,以致發生低血糖症。有少數病人可發生紅細胞增多症,多因血迴圈中紅細胞生成素增多有關。偶有高血鈣症。
體徵
肝臟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凸凹不平,可觸到結節。邊緣不齊,上腹部可因癌腫而隆起,如向上腫大,可使橫膈抬高。肝癌內血管豐富紆曲,有時在腹壁可聞及血管雜音。黃疸多在晚期出現,或由於肝細胞壞死所致,或因膽管受癌腫壓迫。肝門部的腫瘤壓迫,可致進行性顯著黃疸。因肝癌多伴發肝硬變,故可有肝硬變的體徵,如腹水、靜脈側枝迴圈、脾腫大,門靜脈高壓可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發生肺、骨、腦轉移時均有相應症狀。胸腔轉移可出現血性胸水。
臨床分期
可分三期:
(1)Ⅰ期。無臨床症狀及體徵者;
(2)Ⅱ期。有症狀與體徵,介於Ⅰ期及Ⅲ期之間者;
(3)Ⅲ期。出現惡液質、黃疸、腹水或遠處轉移者。據中國研究,從出現低濃度AFP陽性至Ⅰ期,自Ⅰ期至有症狀的Ⅱ期,自Ⅱ期至病情嚴重的Ⅲ期,最後從Ⅲ期至死亡的整個病程,大致分別為10、 8、4、2個月,說明其自然病程約24個月,而過去認為肝癌平均病程為3~6個月,實系晚期病程。
併發症
常出現於晚期,主要有:
(1)肝性昏迷(見肝功能衰竭);
(2)消化道出血,或因食管靜脈破裂,或因急性胃腸粘膜糜爛損傷所致;
(3)肝癌結節破裂大出血,引起突發的劇烈腹痛、腹脹、移動性濁音及腹膜刺激症狀,嚴重者有失血性休克。
診斷
晚期診斷不難,早期診斷則不容易,但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早期診斷,才可能早期手術治療,延長存活時間。
症狀及體徵固然重要,但亞臨床肝癌的早期發現,主要依賴普查或對高危人群普查。高危人群指年齡40歲以上、有5年以上肝炎史或血HBsAg陽性者。中國由於開展普查,發現亞臨床肝癌切除後的5年存活率高達72.9%,使整個肝癌患者總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20.6%。
普查的方法,主要靠血清AFP檢測及B型超聲波檢查。
AFP以放射免疫法檢測,肝癌病人的陽性率為70%左右。當其血清濃度≥500ng/ml時,肝癌的診斷基本可成立。若僅低度升高(50ng/ml)或中度升高(200ng/ml±),則應密切監視,觀察動態;若持續上升,應考慮患肝癌;若下降,則可能為肝炎活動。同時測SGPT有助於診斷,如SGPT高出正常數倍,慢活肝的可能性較大;如AFP及SGPT兩者的曲線分離,SGPT下降而AFP上升,則肝癌的可能性很大。當然,還應結合其他肝功能檢查,作全面觀察分析,做出診斷。應用AFP同時,應結合B型超聲波檢查有無癌性病灶,若發現病灶,而性質不易判明者,可在超聲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檢查有無癌細胞。B 超發現的區域性類圓形病灶,須與血管瘤或囊腫相鑑別。
由於大約30%的肝癌患者的AFP可呈陰性反應,故近年研究一些新的腫瘤標記,其中有:酸性鐵蛋白、γGT同功酶、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醛縮酶-A、α1-抗胰蛋白酶等。對AFP陽性患者,還可應用AFP異質體檢測,有助於區別AFP像來自肝癌或其他產生AFP的病理情況。
各國致力於提取肝癌抗原,製備相應的單克隆抗體作為藥物載體,用以進行導向診斷和治療,有一定進展。
影像診斷中以 B型超聲檢查作為初篩及普查手段最為簡便。為了對早期小肝癌定位診斷,選擇性肝動脈造影可分辨直徑<2cm者,甚至達1cm。電子計算機X射線體層掃描(CT)對肝癌的定位診斷,有較大價值,其分辨力亦約為直徑2cm。對於海綿狀血管瘤或肝囊腫的鑑別診斷,有所幫助。核素掃描對較大腫瘤可作出診斷,血池掃描有助於血管瘤的鑑別。發射型計算機輔助斷層(ECT)、 磁共振成像(MRI)與CT功效相似。
治療
手術治療是根治的主要途徑,應早期診斷以爭取及早手術。手術的適應症為肝癌限於一葉或半葉,而無明顯黃疸、腹水或他處轉移者。小肝癌可做區域性切除。位於肝門大血管區的肝癌可用常溫或低溫灌注阻斷肝血管,行無血切除。對不能切除者,可作液氮冷凍治療、石榴石鐳射化治療或鐳射切除,以達消滅腫瘤大部或全部的目的。因肝癌的血液供給90%來自肝動脈,故將肝動脈結紮或栓塞可達到姑息治療的目的。肝動脈插管化學藥物灌注或以乙烯纖維素包裹絲裂黴素製成 225μm膠囊經肝動脈注入,均被試用。以上各法,綜合利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放射治療對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改善症狀,縮小癌腫,延長生存期。化學藥劑治療效果低於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對瀰漫型及單純型肝癌療效較好,對已有明顯肝功能損傷及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則有損無益。化療藥物有5-氟尿嘧啶、氟尿嘧啶脫氧核苷(FUDR)、噻替派、絲裂黴素等。阿黴素與其他化療藥合用,可提高效率。應用中藥,可達扶正固本的目的,與化療、放療並施,可減少副作用和提高療效。
預防
關鍵在於預防肝炎及肝硬變。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對肝癌的預防作用如何,醫學界尚在詳細觀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