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姆霍茨,H.
[拼音]:qiangzhixing jizhuyan
[英文]:ankylosing spondylitis
一種結締組織病,主要累及脊柱及髖關節,逐漸引起骨性強直。不僅骨關節及其周圍韌帶、肌肉、滑囊受到侵犯,而小血管及內臟漿膜均可被累及。發病率佔全人口的6/10000~1/2000,低於類風溼性關節炎,只有其1/18~ 1/6。中國華北寒冷地區及南方潮溼地區較多見。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10:1(7:1~ 20:1)。以青壯年多見。全身關節除脊柱、胸廓、骨盆關節外,髖關節被同時累及者佔28%,多為雙側性;膝、踝及手足小關節也偶可被累及。
病因
或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強直性脊柱炎遺傳因素明顯,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 陽性率可達80%以上。過去認為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同一疾病的兩種型別,但目前認為兩者在臨床及病理上有許多不同點,這表現在:
(1)強直性脊柱炎多發於男性,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於女性;
(2)強直性脊柱炎發病年齡以20歲左右多見,而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病高峰在40歲左右;
(3)強直性脊柱炎最常累及骶髂關節及脊柱,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更常累及手足小關節;
(4)強直性脊柱炎以韌帶骨化為主,而類風溼性關節炎以軟骨破壞為主;
(5)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因子陽性率低於20%,而類風溼性關節炎超過80%;
(6)強直性脊柱炎HLA-B27陽性率高於80%,而類風溼性關節炎為陰性。兩者雖有許多不同點,但也有相似處,如血沉均較快,滑膜均被累及,且均以關節強直而告終。也有少數患者,開始發病時同時具兩種表現,此即過去所謂混合型,但隨病程的發展,症狀逐漸朝一個方面突出。
臨床表現
患者開始發病時,多有全身無力、低熱、食慾不振,貧血及出汗、心悸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病變最初常累及骶髂關節,患者有下腰痛、晨起腰部僵硬,彎腰受限。隨病程發展,疼痛逐漸加劇,患者臥位時身體蜷曲。病變亦逐漸由腰骶部向上朝胸、頸段脊柱發展。活動越發困難,終至發展為駝背畸形。或同時伴有脊柱側彎,嚴重者甚至頸部亦呈屈曲性強直,患者不能抬頭,視線朝下,胸壁與恥骨間距離明顯縮短。這必然引起一系列呼吸、迴圈及消化系統的症狀,給生活帶來很大不便。這類患者儘管有脊柱強直,卻很少引起脊髓或馬尾神經壓迫,神經根性疼痛亦不多見,但一旦遭受外傷,由於脊柱失去退讓能力,可出現骨折、脫位,引起截癱。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髖關節受累的並不少見,且常為兩側性,甚至兩側膝關節亦被累及。其最終結果亦為屈曲強直畸形,患者幾乎完全喪失獨立生活能力,不僅不能下地行走,甚至日常生活如起坐、躺下、穿鞋襪等也非常困難。
典型的X射線改變為:骶髂關節間隙先加寬,邊緣呈鋸齒狀,隨後變為模糊,終至骨性強直。椎間關節間隙模糊,隨後關節亦融合。由於椎旁及椎間韌帶廣泛骨化,椎體邊緣骨贅相連成骨橋,但椎間隙仍儲存。椎體雖然骨質疏鬆,但仍呈方形。髖關節由於間隙變狹、滑膜及軟骨病變而發生骨性融合。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終至強直),結合血沉加快,類風溼因子陰性及HLA-B27陽性,診斷多無困難。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1)類風溼性脊柱炎;多累及頸椎,而骶髂關節及脊柱下段正常。寰枕部有病變時,有時寰椎橫韌帶因炎症而變為鬆弛甚至剝脫斷裂,可發生寰樞椎自發性脫位,引起四肢癱瘓。
(2)退行性脊柱病,多發生於老年人,表現為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與椎間盤接合部位骨質增生明顯,甚至相連成骨橋。患者晨起時有脊柱發僵、彎腰活動受限,但不會發生骨性強直。
(3)椎間軟骨病,表現為相鄰椎骨上下終板硬化緻密和軟骨結節,椎間隙狹窄,有真空現象,屬於退行性間盤病。
(4)氟骨症,椎骨密度明顯增加,也可呈骨軟化或骨質疏鬆,椎旁及椎間韌帶可有骨化。曾長期服用含氟量高的水,或食入含氟量高的食物,或受到空氣中氟的汙染。椎管可發生狹窄,嚴重者可引起不完全性癱瘓,但不會引起骨性融合。
(5)廣泛性特發性骨性肥大症(DTSH),多累及胸腰段,且常在右側,相鄰椎體間骨質增生相連呈流水狀,有三個以上椎間骨橋,椎間隙仍儲存,也不會發生骨性強直。
治療
除一般支援療法外,重點在於緩解疼痛,防止畸形。常用水楊酸類及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如消炎痛、滅酸類、保泰鬆、布洛芬等。疼痛不能控制時,可應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藥物,但不宜久用。患者在坐位或臥位時,應注意保持正確姿勢,不使發生駝背、屈頸、屈髖及屈膝畸形。與此同時,還可進行按摩和理療。
對已有嚴重駝背畸形者,若檢查發現病情已停止或基本停止發展,體溫、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時心肺功能又均良好,則可施行截骨術,即在腰2~3部位將椎骨後部附件,包括椎板,棘突及關節突進行楔形切除,然後進行復位及內固定。還可以在多個平面施行截骨。髖、膝關節已融合有屈曲畸形者,根據患者情況可施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或截骨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