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黴素類抗生素

藥材名稱:瓦楞子

名稱出處:《本草備要》

概況

異名:蚶殼(《本草拾遺》),瓦壟子(《丹溪心法》),蚶子殼(《本草蒙筌》),魁蛤殼(《品彙精要》),花蜆殼(《浙江中藥手冊》),瓦壟蛤皮(《中藥志》),血蛤皮(《山東中草藥手冊》)。

基源:為蚶科動物魁蚶、毛蚶或泥蚶的貝殼。

原動物:魁蚶Scapharca broughtnii(Schrenck)。毛蚶Scapharcta subcrenada(Lischke)。泥蚶Tegilarca granosa(Linnaeus)

歷史:本品原名蚶,始載於《別錄》。《本草拾遺》名蚶殼。《本草蒙筌》名蚶子殼。瓦楞子之名見於《本草備要》。《綱目》:“鹹走血而軟堅,故瓦壟子能消血塊,散痰積。”近年各中醫藥書籍皆有收錄,用為軟堅散結藥。

形態:魁蚶 貝殼大,斜卵圓形,極膨脹,左右兩殼稍不相等。背部兩側略呈鈍角,腹緣圓。放射肋寬,平滑,其放射肋紋42~48條,無明顯的結節,同心生長輪脈在腹緣略呈鱗片狀。殼面白色,被棕色表皮。

毛蚶 貝殼膨脹,呈長卵圓形,兩殼不等,右殼稍小。背側兩端略有稜角,腹緣前端圓,後端稍延長。殼頂突出,向內捲曲,位置偏於前方。表面放射肋凸出較密,共約35條左右。肋上顯出方形的小結節,此種結節在左殼上尤為明顯。殼面白色,被有褐色絨毛狀表皮;殼內面白色或灰黃色,殼緣具有與表面放射肋相應的或深或淺的小溝。

泥蚶 貝殼極堅厚,卵圓形,兩殼相等。殼頂突出,尖端向內捲曲,位置偏於前方。表面放射肋發達,18~21條,肋上有極顯著的顆粒狀結節。殼表面白色,被褐色薄皮。生長輪脈在腹緣明顯,略呈鱗片狀層。殼內麵灰白色,邊緣有與殼面放射肋相應的深溝。

生境與分佈:魁蚶棲息於沿海潮下帶數米至十數米的軟泥沙質的海底。毛蚶生活於潮間帶以下至20餘米深的泥或泥沙質的海底,以稍有淡水流入的河口地區的環境中最多。雌雄異體,生殖腺成熟時卵巢為紅色,精巢為白色。產卵期為7~9月,卵子和精子都排在海水中受精發育,經過擔輪幼蟲和麵盤幼蟲期,約2~3周變態成幼貝在海底附著。泥蚶生活於淺海泥灘中,並常發現於有淡水流入處,產卵期8~10月,生殖腺成熟時雌性為淡紅色,雄性為淡黃色。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貝生活於風浪小的細砂質的潮間帶,兩年成熟。三者都分佈於渤海、黃海、南海和東海。

生藥

採集:春、秋季採集,在淺海泥沙中拾取後,洗淨泥沙,煮熟剔去肉,將殼晒乾。藥材產沿海地區。

鑑別:本品呈扇形或近三角形,背面隆起,左右兩殼同形或左殼稍大於右殼,殼頂突出而且向內捲曲,長2~7cm,寬1.5~5cm,高0.8~2.5cm;外表麵灰棕色、白色相間呈半個同心圓狀色帶,具18~48條隆起的肋紋,肋紋具粒狀突起或平滑,微具瓷器樣光澤;殼內面白色、乳白色或蛋青色,邊緣有與肋紋相應的凹陷;鉸合面有一列平直排列的絞合齒。質堅硬,折斷面白色。氣味均無。以個整齊、乾淨無殘肉、無泥土者為佳。

加工炮製:生瓦楞子 洗淨晒乾,碾碎。煅瓦楞子 取瓦楞子放蚶蝸內,置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涼,碾碎用。

化學性質

含碳酸鈣90%以上,有機質約1.69%;尚含少量Mg、Fe、矽酸鹽、硫酸鹽、磷酸鹽和氯化物。

參考文獻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