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先蒿

藥材名稱:竹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基源:為竹鼠科動物竹鼠、白花竹鼠、大竹鼠、暗褐竹鼠的肉。

原動物: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又名

(《說文》),竹

(《綱目》),籬鼠(《本草求原》)。白花竹鼠Rhizomys pruinosus Blyth。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 Raffles。暗褐竹鼠Rhizomys wardi Thomas

歷史:竹

首載於《綱目》,李時珍曰:“竹

食竹根之鼠也,出南方,居土穴中,大如兔,人多食之,味如鴨肉。為補中益氣、解毒藥。”

形態:竹鼠體型粗壯,成獸體長小於380mm,頭部鈍圓,吻大,眼小。尾長60~70mm,四肢短,有較強的爪,全身棕灰色,吻側毛色較淺。身體腹面毛較稀。

生境與分佈:營地下生活,喜棲於山坡竹林或山谷的芒草叢中。夜晚活動。主食竹的地下莖及竹筍,也食其他植物的果實。分佈於陝西、甘肅、湖北、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

藥性

性味:甘,平。 ①《綱目》:“甘,平。” ②《醫林纂要》:“甘、鹹、平。”

攻效 益氣養陰,解毒。

主治:癆瘵,消渴。 ①《綱目》:“補中益氣,解毒。” ②《醫林纂要》:“養陰除熱,殺疳

,治癆瘵,止消渴。” 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氣,化痰解毒。”

用法用量:內服:煮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