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裡白

藥材名稱:節蓼

名稱出處:《長白山植物藥志》

概況

異名:蝦蟆腿、馬蓼、大馬蓼(《長白山植物藥志》)。

基源:為蓼科蓼屬植物節蓼的全草。

原植物:節蓼Polygonum nodosum Pers.(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Persicaria nodosa Opiz.)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莖直立或斜上,有分枝,光滑無毛,節部常膨大。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有刺毛,基部擴充套件;葉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大小變化甚大,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常有暗色斑,下面有腺點,兩面無毛,主脈和葉緣有暗刺毛;托葉鞘膜質,筒狀,有多數脈,不與莖緊密相連,上部截形,常無緣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有明顯的梗,無腺點;花穗長3~7cm,花密生;苞片漏斗狀,先端截形,疏生緣毛,內有疏花;花被粉紅色和白綠色,4深裂,無腺點,果期脈不突起;雄蕊6;花柱2,從基部分離,向外彎曲。瘦果圓卵形,扁平,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花期7~8月,果期8~9月。(圖見《長白山植物藥志》.283頁.圖128)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溝水渠旁或路邊溼地等處。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

生藥

採集:夏秋季抽穗時採收。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四川中藥志》:“治無名腫毒,陰疽,瘰癧及目瘕病:節蓼9~15g,水煎服。外用搗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