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草

藥材名稱:蜀漆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雞屎草、鴨屎草(《日華子本草》)。

基源:為虎耳草科常山屬植物常山的嫩枝葉。

原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餘項參見“常山”條。

生藥

採集:夏季採收,除去雜質,晒乾。藥材主產於四川、貴州、湖南。此外,湖北、廣西亦多。

鑑別:乾燥嫩枝圓柱形,細弱。葉多皺縮,枯褐色或棕綠色,完整的葉橢圓形、廣披針形或長方狀倒卵形,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光滑無毛。體輕而薄,質脆易碎。嗅之有特殊的悶氣,味微苦。以無老梗、葉大不破碎、味濃者為佳。

藥理

參見“常山”條。

藥性

性味:《新華本草綱要》:“嫩枝葉:辛,平。”

功效:截瘧、祛痰,清熱。

主治:瘧疾,痰飲,胸脅脹滿。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桂枝,治風寒感冒,胸痛徹背,關節疼痛。 ②配雲母,截瘧,治痰核痞塊。 ③配麻黃、甘草,治風寒感冒,肢體痠痛。 ④配牡蠣、龍骨,治煩躁不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瘰癧痰核,虛汗,遺精,帶下。 ⑤配海藻、瓜蔞根,治痰核、口渴思飲。 ⑥配澤瀉、商陸、葶藶子,治痰積、痰核、腰以下實證水腫。

方選和驗方: ①蜀漆散(《金匱要略》)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洗去腥)、雲母(燒2日夜)、龍骨等份。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1g。溫瘧加蜀漆0.2g,臨發時服2g。 ②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傷寒論》)治傷寒脈浮,誤以火迫劫之,亡陽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生薑、蜀漆各90g,炙甘草60g,大棗12枚,煅牡蠣150g,龍骨120g。先煮蜀漆,再入他藥同煎,分3次服。 ③蜀漆湯(《備急千金要方》)治火邪:蜀漆、甘草、知母、龍骨、牡蠣各15g。水煎,每日1劑,日服2次。

醫藥家論述

①張璐《本經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經》治瘧,及咳逆寒熱,積聚蠱毒,功效與之相類。” ②嚴西亭等《得配本草》:“蜀漆,其氣升散,其性飛騰,能開陰伏之氣,能劫蓄結之痰,破血行水,消痞截瘧。甘草拌蒸。生用性升,炒炭稍緩。” ③(日)吉益東洞《藥徵續編》:“凡仲景之治動也,其治法有三:有胸腹之動,則以牡蠣治之;有臍下之動,則以龍骨治之;有胸腹臍下之動劇,則以蜀漆治之。此為仲景治動之三治法矣。故仲景之方,有以蜀漆配之牡蠣者,或有配之龍骨者,或有配之龍骨、牡蠣者,是又仲景用蜀漆之法也。本論不載此法者,蓋屬脫誤,故晉、唐以來,無有知蜀漆之功者。” ④鄒澍《本經疏證》:“凡藥非鱗介飛走,未有云氣腥者,惟仲景用蜀漆,必注曰洗去腥,則可見其氣之惡劣異於他草木矣。”

參考文章

蜀漆的功效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