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黃皮

藥材名稱:抱樹蓮

名稱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概況

異名:巧根藤(《嶺南採藥錄》),抱石蓮、瓜子菜(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基源:為水龍骨科抱樹蓮屬植物抱樹蓮的全草。抱樹蓮屬全世界約6種;中國有2種,均供藥用。

原植物:抱樹蓮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L.)Presl(Pteris piloselloides L.),又名星毛抱樹蓮(《廣州植物誌》)。

形態:植株高2~12cm。根狀莖細長而橫生,密被近圓形至卵形細小的鱗片,盾狀著生,中部深棕色,邊緣淡棕色有睫毛。葉遠生或疏生;無柄或能育葉有時長達1cm的短柄;葉二型,不育葉近圓形,或為寬橢圓形,長5~6cm,寬約2cm,頂端闊圓形,基部漸狹;主脈僅下部可見,小脈不明顯;葉為肉質,平滑,幹後棕色有皺紋,疏被貼生的星芒狀毛;能育葉線形,長3~12cm,寬5~8mm,頂端闊圓形,基部漸狹,葉肉質,背貼生星芒狀毛;葉脈隱沒於葉肉中,連絡成網眼,有內藏的小脈。孢子囊群貼近葉緣延長成狹帶狀,寬約2.5mm,向下幾達基部,孢子兩面型,有粗疣突或刺狀突起,隔絲星芒狀。(圖見《海南植物誌》.第1卷.190頁.圖90)

生境與分佈:生於疏林陰處樹幹上。分佈於廣東、海南、雲南。印度東北部、中印半島、南洋群島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甘,微涼。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微涼。”

功效:清熱,利溼,解毒,殺蟲。

主治:黃疸,風溼疼痛,腮腺炎,淋巴結結核,疥癩,跌打損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疥癬,殺蟲。” ②《嶺南採藥錄》:“治眼熱,跌打損傷瘀痛。”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炎解毒,祛風止咳。治黃疸,淋巴結結核,腮腺炎,咳嗽咳血,風溼骨痛,乳癌,大便燥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跌打損傷:鮮抱樹蓮全草適量,搗爛敷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