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歧沙蔘

藥材名稱:佛甲草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半支蓮(《醫宗彙編》),佛指甲(《綱目》),狗牙半支(《綱目拾遺》),金槍藥(《江西民間草藥》),鼠牙半枝蓮(《江西草藥》)。

基源:為景天科景天屬植物佛甲草的鮮或幹全草。景天屬全世界約470種;中國有124種,14變種,1變型。

原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S.obtuso-lineare Hayata),又名狗牙菜(《秦嶺植物誌》),禾雀舌(《嶺南採藥錄》)。

歷史:佛甲草始載於《圖經本草》,雲:“佛甲草,生筠州。多附石向陽而生,有似馬齒莧細小而長,有花黃色,不結石,四季皆有。”《綱目》亦載:“佛甲草,二月生苗成叢,高四五寸,脆莖細葉,柔澤如馬齒莧,尖長而小,夏開黃花,經霜則枯。人多栽於石山瓦牆上,呼為佛指甲。”按上所述及附圖,應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肉質草本,植株光滑無毛,莖高10~20cm,淡紅色,3葉輪生,稀為4葉輪生或對生,葉無柄,有短矩;葉片線形,長20~25mm,寬約2mm,全緣,頂端鈍尖。聚傘狀花序頂生,2~3分枝,分枝再2分枝,花疏生,無梗;序寬4~8cm,中央有1朵具短梗的花;萼片5,線狀披針形,長1.5~7mm,不等長,有時有短距;花瓣5,黃色,披針形,長4~6mm,基部稍狹,頂端急尖;雄蕊10,短於花瓣;鱗片5,寬楔形至近四方形。蓇葖略叉開,長4~5mm。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期。(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91頁.圖1912)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山或平原草坡、路邊或溝邊。分佈於陝西、甘肅、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

生藥

栽培:宜在較陰涼溼潤的環境,排水良好而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不耐嚴寒。用扦插繁殖,於4~5月剪取莖枝,長10~14cm,按行株距各22~26cm開溝穴栽,深3~7cm,每穴栽莖枝3~4根。栽後覆土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生根成活後,結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糞水追肥1~2次。入冬前結合園田清潔,進行培土或施堆肥,護苗越冬。

採集:夏,秋季採收。

鑑別:根細小。莖彎曲,長7~12cm,直徑約0.1cm,表面淡褐色至棕褐色,節明顯,偶有殘留的不定根。葉輪生,無柄,葉片皺縮捲曲,多脫落,展平後呈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2cm,寬約0.1cm。聚傘花序頂生,花小,淡棕色。果實為蓇葖果。氣微,味淡。以葉多者為佳。

化學性質

含景天庚糖(Sedoheptose,Sedoheptulose)、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參考文獻

中草藥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