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

藥材名稱:刺楸樹根

名稱出處:《四川中藥志》

概況

異名:刺五加(《貴州民間藥物》)。

基源:為五加科刺楸屬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

餘項參見“鳥不宿”條。

生藥

採集:夏末秋初採集根或根皮,洗淨,晒乾。

化學性質

根含刺楸皁甙(Kalopanax soponin)A、B[1],尚含多糖,水解後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糠、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Glucan)和果膠質(Pectic substances)[2],竹節皁甙(Chickusetsusaponin)Ⅳ、刺楸皁甙(Kalopanax saponins)C,D,E和F[4,5]。根皮含刺楸皁甙C(Kalopanax saponin C),其結構為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皁甙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葡萄糖〕酯甙[3]。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220。


[2]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78。


[3] 藥學學報 1990;25(1):29。


[4] 國外醫藥植物藥分冊 1990;5(1);24。


[5] Chem Pharm Bull 1989;37(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