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葉
藥材名稱:八月札
名稱出處:《中藥志》
概況
異名:預知子(《中國藥典》、《開寶本草》)。
基源:為木通科木通屬植物三葉木通、白木通、木通的乾燥成熟果實。木通屬全世界約5種,分佈亞洲東部;中國全產,其中3種為藥用。
原植物: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又名八月札(《飲片新參》),八月炸(《中藥志》)。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Akebia lobata Decne.var.australis Diels),又名三葉木通、八月瓜藤、八月炸(安徽),六角楂、羊腰子果(雲南)。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又名八月炸、八月瓜、野香蕉(江蘇)。正品八月札一般指三葉木通、白木通、木通。
歷史:預知子始載於宋《開寶本草》,為少常用的中藥。八月札即木通實,附於《綱目》蔓草類,引預知子有皮殼,其實如皂莢子。《圖經本草》載:“舊不著所出州土,今淮、蜀、漢、黔、壁諸州皆有之。作蔓生,依大木上。葉綠。有三角,面深背淺。七月、八月有實作房,生青,熟深紅色。”《飲片新參》載預知子俗稱八月札,現在亦稱本種為預知子。從《圖經本草》所述確係本種為正品。藥材主產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等省,供銷全中國。
形態:三葉木通為落葉木質藤本,高達10cm。樹皮有明顯的點狀凸起,枝條棕色或褐色;枝節處有宿存芽鱗,下部者稍帶木質,上部薄紙質,全體無毛。3出複葉,簇生於枝端,葉柄細弱,長6~8cm,小葉片卵圓形、寬卵形或長卵圓形,長寬變化大,頂端鈍圓,中央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有時呈微心形,全緣或呈波狀,側脈通常5~6對。花單性,雌雄同株,紫紅色,總狀花序腋生,長約8cm,雄花較小,多數,著生於花序上部,具小苞片,花被3,雄蕊6,花絲扁平;雌花1~3朵,著生於花序下部,苞片線狀披針形,花被3,寬橢圓形,鈍頭,具退化雄蕊6,心皮3~12,柱頭頭狀,子房上位,1室,側膜胎座胚珠多數。
煿果肉質,長橢圓形,成熟時紫紅色,沿腹縫線開裂。種子不規則三角形,稍扁,紅棕色,具縱皺紋,細密而有光澤,包埋在灰白色果瓤內,種臍稍偏於一邊,其旁可見白色海綿狀種阜。花期4~5月,果期8~10月。(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564頁.圖359)
生境與分佈:野生於山坡灌叢或溝緣,一般喜生於土壤肥沃,腐殖質多而溼潤的半陰處。分佈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雲南、貴州、四川。
白木通與三葉木通的主要區別為落葉或半常綠藤本。小葉革質,卵形或長卵形,頂端、中央凹入,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或微波狀,細脈明顯。花期3~4月,果期10~11月。(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565頁.圖360)野生於300~2100m的山坡、溪邊、山谷灌叢或疏林半陰溼處。分佈於山西、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藥材名八月札主產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四川等省,供銷全中國。
木通與三葉木通、白木通的主要區別為落葉或半常綠藤本。高達3m以上。枝灰色,有條紋,皮孔常突起。葉為5小葉的掌狀複葉,小葉較小,倒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具1細短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全緣,背面稍呈粉白色。種子黑色,甚多,卵狀三角形,稍扁,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757頁.圖1513)野生於山林灌叢間及林緣處。分佈於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藥材名八月札,主產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供銷全中國。
除上述3種木通外,各地尚有五風藤Holbeollia latifolia Wall.其果實在西藏也被混用,此種植物的特點為常綠藤本,掌狀複葉,小葉3~7枚,革質,長圓狀卵形或卵圓形,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萼片6。分佈於雲南、西藏。狹葉八月瓜Holbeollia angustifolia Wall.的果實在四川作八月札藥用,其植物的特點為常綠藤本;小葉5~7枚,條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分佈於四川等地。
生藥
採集:8~9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摘,晒乾,或用沸水泡透後晒乾。三葉木通主產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等省。白木通主產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四川等省。木通主產江蘇、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省。
鑑別
性狀:三葉木通 長橢圓形或略呈腎形,長3~8cm,直徑2~3cm;表面淺灰棕色或黃棕色,有不規則縱向網狀皺紋,未熟者皺紋細密,頂端鈍圓,有時可見圓形柱頭殘基,基部具圓形稍內凹的果柄痕;果皮革質,較厚,斷面淡灰黃色,內有多數種子,包埋在灰白色果瓤裡;果肉氣微香,味微澀。種子扁長卵形或不規則三角形,略扁平,寬約5mm,厚約2mm;表面紅棕色或深紅棕色,有光澤,密佈細網紋,頂端稍尖,基部鈍圓,種臍略偏向一邊,其旁可見白色種阜;種皮薄,油質,胚細小,長約1mm,位於靠近基部一端;氣微弱,味苦,有油膩感。 白木通 果實卵形或橢圓形,長約8cm,直徑3~3.5cm;表面微顯褐色,光滑或具粗縱皺網紋,多細小龜裂;商品有時切成縱向片狀,果皮略光滑,微向內凹,果瓤土灰色,木質。種子長三角形,紫紅色,表面有致密細縱紋。 木通 果實與白木通相似,區別為:質堅實而重,表面土棕色,具縱皺網紋,果瓤白色,粉性。種子略呈三角形,表面略平坦。主產江蘇。以個整、肥壯、質重、色土黃、皮皺、大小均勻不開裂者為佳。
顯微 白木通粉末淡棕黃色。氣微香,味微酸、苦澀。 ①果皮石細胞單個散離或幾個至十數個成群,一般較小,呈類多角形、類方形、類長方形、類三角形或橢圓形,直徑15~63μm,長33~80μm,壁厚至20μm,強木化,少數可見層紋,孔溝及紋孔明顯,可見分枝狀孔溝,胞腔多狹窄,偶有內含草酸鈣方晶。 ②種皮表皮細胞黃棕色至棕色,表面觀呈纖維狀,或類長方形及長條形,直徑10~35μm,壁呈鏈珠狀增厚。
③中果皮細胞淡黃棕色,多成片。細胞呈類橢圓形、長橢圓形,或不規則條形,直徑24~58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⒅逅醯淨械哪諍偷巍 ④果皮表皮細胞成塊片狀。表面觀表皮細胞呈類多角形,直徑13~28μm,壁薄,有的胞腔內含黃棕色物。 ⑤螺紋導管多散離,直徑10~20μm。 ⑥澱粉粒主為單粒,多相聚成團。呈類多角形、類橢圓形或類球形,直徑4~13μm,層紋臍點均不明顯;復粒少見,由2~8分粒複合而成。(圖見《中藥粉末顯微鑑別手冊》.第2卷.2頁.A)
加工炮製:將原藥材揀去雜質,洗淨,乾燥。或將原藥材用時搗碎。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三葉木通果實含多種氨基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穀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和精氨酸[1]。
木通鮮果皮含12個皁甙:八月札果皮皁甙(Pericarp saponins)PA~H,P11~13和PK。其中10個皁甙(PA~G,P12,P13和PK)結構中甙元部分為常春藤皁甙元或齊墩果酸。PH為降阿江橄酸的28-O-α-L-鼠李吡喃-(1→4)β葡萄吡喃-(1→6)-β-D-葡萄吡喃糖甙;P11為阿江橄酸的28-Oβ-D-木吡楠-(1→3)-α-L-鼠李吡喃-(1→4)-βD-葡萄吡喃(1→6)-β-D-葡萄吡喃糖甙[2,3]。果皮中還含無患子皁甙A,在其它藥材中亦有存在[5]。
木通鮮果皮尚含二個遊離三萜成分:阿江橄酸(Arjunolic acid)和20(29)去氫-30-降阿江橄酸(20(29)-Dehydro-30-norarjunolic acid)[3]。
附 木通種子含7個皁甙成分;八月札種子含皁甙A~G[2]。愈傷組織中含Quinatosides A~D[4]。
參考文獻
[1] 營養學報,1990;12(1):100 。
[2] Chem Pharm Bull 1976;24(5):1021 。
[3] Chem Pharm Bull 1976;24(6):1314 。
[4] CA 1990;112:73812g 。
[5] 植物有效成分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