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草
藥材名稱:地楊梅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基源:為燈心草科燈心草屬植物地楊梅的全草或果實。
原植物:地楊梅Luzula multiflora(Retz.)Lejeune var.tenuis Satake
歷史:地楊梅始載《本草拾遺》;《綱目》收載於草部,溼草類。陳藏器雲:“生江東溼地,苗如莎草,四、五月有子,似楊梅也。”按上所述,並觀其附圖,均與本種不同。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鬚根多數。莖直立,叢生,高10~14cm。葉出自莖基部或生於莖節上,條形,扁平,長5~15cm,寬2~5mm,邊緣有白色長毛,與鞘連線處較密成簇;葉具鞘,鞘合生而成圓筒形。葉狀總苞短於花序,花序集生於莖頂成傘狀,有長短不一的分枝;花兩性,通常密整合頭狀而著生於分枝頂端,有膜質鱗片狀小苞,小苞短於花被,邊緣呈撕裂狀或齒狀;花被6,卵狀披針形,紅褐色,排列成2輪;雄蕊6,短於花被;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頭3。蒴果卵圓形,濃褐色。種子3,表面有不顯著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6~7月。(圖見《浙江藥用植物志》.下冊.1499頁.圖1499)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林下、草地、沼澤或曠野。分佈中國東部和西南地區。
化學性質
葉含木犀草-7-葡萄糖甙[1]。灰分中含si、Fe、Mn。種子的脂肪油中含亞油酸28%~48%,亞麻酸少量(<0.6%)[2]。
參考文獻
[1] 浙江藥用植物志.下冊.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1499。
[2]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