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菌芝

藥材名稱:紫菀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青菀(《吳普本草》),紫蒨(《別錄》),返魂草根、夜牽牛(《斗門方》),紫菀茸(《本草述》),驢耳朵菜(遼寧),青牛舌頭花(河北),呼榮一溫都蘇(蒙族名)。

基源:為菊科紫菀屬植物紫菀的根狀莖。

原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

歷史:紫菀為常用中藥,《本經》列為上品,從一些本草著述中知道,古代紫菀原植物不止一種,《圖經本草》所述,僅花的顏色就有黃、紫、白三種,《證類本草》所附圖,成州紫菀、解州紫菀和泗州紫菀的植物形態也不相同,成州今甘肅省成縣,所產紫菀原植物基生葉叢生,花紫色,與現商品藥材紫菀原植物相近,《中國藥典1963年版》以來各版,以及近代一些醫藥書籍都以本種為紫菀。而解州(今山西省運城縣境內)所產紫菀原植物頭狀花序再組成總狀花序,花黃色,應為橐吾屬(Ligularia)植物與現在商品藥材山紫菀或土紫菀相近,《中藥志》1982年第2版已收載,稱山紫菀,詳見“山紫菀”條。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150cm。根狀莖短。鬚根多數。莖直立,粗壯。基生葉蓮座狀及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匙狀長圓形或匙狀披針形,長20~50cm,寬3~13cm,花時常凋萎;莖中部葉柄長5~8cm,葉片與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同形,較小,長8~12cm,寬2~6cm,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成柄翼,邊緣有鋸齒或近全緣,兩面具短硬毛,中脈粗壯,側脈6~10對;上部葉漸小,近無柄,長圓形或披針形,全緣,兩面被短硬毛。頭狀花序直徑10~25mm,多數在莖頂組成復傘房狀,總花梗細長,密被硬毛;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的線狀披針形,長3~3.5mm,寬約1mm,中、內層線形,長6~8mm,寬約1mm,邊緣膜質,頂端及邊緣常帶紫色;緣花舌狀,花15~18mm,寬3~4mm,淡紫色至深藍紫色;中央花管狀,長約7mm,黃色,頂端5裂。瘦果倒卵形,長2.5~3mm,寬約1mrn,稍扁,紫褐色,兩面各有1縱肋,被疏粗毛;冠毛糙毛狀,長約6mm,汙白色或帶紅色。花果期7~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24頁.圖6262)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河邊、草甸。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等省區。朝鮮、日本、原蘇聯西伯利亞地區東部。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能耐寒,耐澇。對土壤選擇不嚴,除鹽鹼、乾旱砂土外均可種植。用根莖繁殖,在3月中、下旬或9月下旬~10月上旬栽種。結合收穫,將粗壯、紫紅色的根狀莖,切成7cm左右長小段,每段有芽2~3個,按株行距15~20×33cm開溝條栽,深3~5cm,每畝用種量20kg。栽後覆土、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也可在春季進行分株繁殖,將母株掰分成小蔸,進行穴栽。生長期中注意澆水,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抽薹開花時,應及時剪除花莖,以利根部發育。病害有根腐病,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黑斑病,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射。蟲害蠐螬、地老虎,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澆灌或人工誘殺。

採集:秋季十月下旬,當地上部分枯萎後即可收穫,或於翌年春季發芽前採收,挖取根及根狀莖,除去莖葉及泥土,稍晾一、二天後,將根編成辮狀,乾燥即得。藥材主產於河北、安徽。

鑑別

性狀:根狀莖不規則塊狀,長2~6cm,直徑1~3cm,頂端有多數莖基及葉柄殘痕,底部常留有未除盡的直根,纖維性,質稍硬。周圍簇生多數細根,長3~15cm,直徑1~3mm,表面紫紅色或灰紅色,具縱皺紋,常編成辮狀;質柔軟,斷面灰白色或灰棕色,邊緣帶紫色。氣微香,味微苦,嚼後微有麻辣感。藥材以根長、色紫、質柔韌者為佳。

顯微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橢圓形,壁微木化,細胞含紫紅色色素;下皮為一列木栓化細胞,形狀與表皮細胞相似,外壁略增厚。皮層寬廣,約由20列薄壁細胞組成,有小油滴散在,緊靠內皮層處有小形油室4~6個,常與韌皮部相對;內皮層明顯。中柱內初生木質部為4~6原型,韌皮部束位於木質部弧角間,中心通常有髓。(圖見《中藥志》.第2冊.第2版.第200頁.圖160)粉末紅棕色。 ①用水合氯醛液裝置(不加熱),可見薄壁細胞中含類圓形菊糖團塊,現放射狀線紋,久置漸溶化。 ②上皮細胞表皮觀略呈長方形,垂周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覆ㄗ賜淝緩岫廈婀劾嚳叫巍 ③石細胞類長方形、類圓形或圓三角形,壁厚,層紋及孔溝明顯,有的胞腔內含草酸鈣簇晶或淡黃棕色物。 ④厚壁細胞長條形,壁厚2~10μm非木化,紋孔較多,有的排列成縱行。 ⑤分泌道碎片縱斷面觀分泌細胞類長方形,細胞及管道內均含黃棕色或紅棕色分泌物;橫斷面觀偶見,分泌細胞略扁平。 ⑦木纖維較長,有的末端尾尖,木化,具單斜紋孔或相交成人字形。 ⑧主為網紋導管,亦有螺紋及具緣紋孔導管。(圖見徐國鈞《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155頁,圖71)

加工炮製:蜜紫菀 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淨紫菀片及段,拌勻,悶透,用文火加熱,炒至棕褐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紫菀片100kg,用煉蜜25k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蜜紫菀,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根中含紫菀酮(Shionone)、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植甾醇葡糖甙(Phytosterol glucoside)混合物、芹菜醯-(1→6)-葡糖甙[Apiosyl-(1→6)-glucoside];L-(-)-內樟腦醇(Endo-camphanol)[1]。另含祛痰有效化合物丁基-D-核糖甙(Butyl-D-ribuloside)[2]。

新近從根得紫菀甙A、B(Shionoside A、B)[3];紫菀皁甙A、B、C、D[4]、E、F[5](Aster saponinA、B、C、D、E、F)(結構式1~6)。

從地上部得紫菀皁甙Ha、Hb、Hc、Hd(Aster saponin Ha、Hb、Hc、Hd)和極臭南瓜甙A(Foetidissimoside A)即黃山梅皁甙Ⅰ(Kirengeshomasaponin Ⅰ)[6]。

另從紫菀根得到一新單萜甙紫菀甙C(Shionoside C)(7),結構為Lendo-坎烷醇-8-O-3,5-異丙叉基-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L-endo-8-O-3,5-isopropylidene-β-D-apiofuranosyl-(1→6)-β-D-glu copyranoside)[7]。

還從根得一化合物紫菀素(Asterin)(8)及已知物環氯亭(Cyclochlorotine)(9)均為環五肽結構[8]。還得到紫菀亭A、B、C(Astin A、B、C)[9]。

參考文獻

[1] 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 1988;10(1):49。


[2] 中國藥學文摘 1985;2(6):12。


[3] Chem Pharm Bull 1988;36(2):571。


[4] Chem Pharm Bull 1989;37(8):1977。


[5] Chem Pharm Bull 1990;38(3):783。


[6] Chem Pharm Bull 1990;38(5):1153。


[7] 植物學報 1993;35(4):311。


[8] Tetrahedron Lett 1993;34(8):1291。


[9] Chem Pharm Bull 1993;41(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