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根

藥材名稱:薏苡根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穀根(《分類草藥性》)。

基源:為禾本科薏苡屬植物薏苡的根。

原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歷史:李時珍《綱目》載曰:“一種圓而亮厚,堅硬者,其米少,即粳

也,但可穿做唸經數珠,故人亦呼為念珠雲,其根大如匙柄,結而味甘也。”此描述符合“薏苡”的特徵,李時珍以前的本草大多將“意苡”與“薏米”通稱“薏苡”,如《本經》即是。

形態:鬚根粗壯,海綿質,稈直立,叢生,高1~2m,有10多節,節多分枝。葉片扁平,長8~40cm,寬1~3cm,中脈粗壯,邊緣粗糙。總狀花序腋生;總苞卵圓形,

琅質,堅硬,有光澤,頂端漸尖呈喙狀。穎果小,含澱粉少,遠不如薏米飽滿。花果期6~9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1144頁.圖798)

生境與分佈:生長於池塘、河溝、山谷、溪澗及屋邊的潮溼地區。分佈及栽培幾遍全中國。全世界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野生或逸生。

生藥

採集:秋季採挖根,洗淨,晒乾。

藥性

性味:苦、甘,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甘。” ②《綱目》:“甘,微寒。” ③《浙江民間草藥》:“性涼,味淡。”

歸經:《滇南本草》:“入脾、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溼,健脾,殺蟲。

主治:黃疸,水腫,淋病,疝氣,經閉,帶下,蟲積腹痛。 ①《本經》:“下三蟲。” ②《補缺肘後方》:“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脅痛欲死,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 ③陶弘景:“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糜食之。” 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熱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莖疼痛,消水腫。” ⑤《本草蒙筌》:“治肺癰。” ⑥《綱目》:“搗汁和酒服,治黃疸。” ⑦《草木便方》:“治胸痞滿,勞力內傷。” ⑧《分類草藥性》:“治疝氣。” ⑨《浙江民間草藥》:“治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

使用注意:《本草拾遺》:“煮服墮胎。”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滇南本草》:“治血淋:薏苡根6g,蒲公英3g,豬鬃草3g,楊柳根3g。水煎,點水酒服。”

單方應用:①《綱目》:“治黃疸如金:薏苡根,煎湯頻服。” ②《梅師集驗方》:“治蛔蟲心痛:薏苡根500g切,水1400ml,煮600ml,服之。” ③《海上集驗方》:“治經水不通:薏苡根500g。水煎服之,不過數服,效。” ④《延年祕錄》:“治牙齒風痛:薏苡根120g。水煮、含漱,冷即易之。” ⑤《閩東本草》:“治黃疸,小便不利:薏苡根15g。洗淨,杵爛絞汁,衝溫紅酒半杯,日服2次。或取根60g,茵陳30g,冰糖少許。酌加水煎服,日服3次。” ⑥《湖南藥物志》:“治淋濁、崩帶:薏苡根15~30g。水煎服。” ⑦《閩東本草》:“治風溼性關節炎:薏苡根30~60g。水煎服,日2次,或代茶頻服。” ⑧《閩東本草》:“治小兒肺炎,發熱喘咳:薏苡根9~15g。煎湯調蜜,日服3次。” ⑨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4;(3):“驅蛔:水煎液濃縮至每1ml含生藥1.5g。每日服藥1次,每次150ml,連用2天。” ⑩《中華藥膳寶典》:“治痰濁水飲阻滯胞絡之經閉:薏苡根30g。切段,水煎。早、晚空腹飲用,連服10餘劑方有效。”

食療:①《湖南藥物志》:“治夜盲:薏苡根和米泔水煮雞肝食。” ②《閩東本草》:“治脾胃虛弱,洩瀉,消化不良:薏苡根30~60g。同豬肚一個燉服。”

參考文章

薏苡根的功效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