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帶蕨

藥材名稱:羊角參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臭兒參(《陝西中草藥》)。

基源:為百合科黃精屬植物輪葉黃精的根狀莖。

原植物:輪葉黃精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L.)All.(Convallaria verticillata L.;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又名紅果黃精(《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地吊(四川)。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的節間長2~3cm,一頭粗,一頭較細,粗的一頭有短分枝,直徑7~15mm,少有狀根莖為連珠狀。莖高(20~)40~80cm。葉通常為3片輪生,間或有少數對生或互生的,少有全株為對生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6~10cm,寬0.5~3cm。花單朵或2~4朵成花序,總花梗長1~2cm,俯垂;苞片不存在,或微小生於花梗上;花被淡黃色或淡紫色,長3~10mm,裂片長2~3mm;花絲長0.5~2mm,花葯長約2.5mm;子房約3mm,具與之等長或短的花柱。漿果紅色,直徑6~9mm,具6~12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5卷,73頁.圖版7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100~4000m的林下或山坡草地上。分佈於山西西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北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和南部。

生藥

採集:夏、秋間採挖,去鬚根,洗淨,以開水燙後晒乾。藥材產陝西、甘肅、青海、四川。

鑑別:根莖具節,常自節處分段,每段呈角狀分歧;表面黃白色,有明顯縱皺紋與大小不等的莖痕及根痕,常附以少數鬚根。質較軟,斷面淡黃白色。氣無,味微苦。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化學性質

從中分離出薯蕷皁甙元(Diosgenin)[1]、葡萄糖和半乳糖[2]。另含多糖,其水解液中主要為甘露糖(Mannose),還有少量葡萄糖和阿拉伯糖[3]。

參考文獻

[1] CA 1984;100:20491x。


[2] Natur Appl Sci Bull 1970;22(3-4):139。


[3] CA 1987;107:20500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