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皮

藥材名稱:刀豆

名稱出處:《救荒本草》

概況

異名:挾劍豆(《酉陽雜俎》),大弋豆(《本草求原》),大刀豆(《分類草藥性》),刀鞘豆(《陸川本草》),刀巴豆(《四川中藥志》),泥鰍豆、四季豆(《滇南本草》)。

基源:為豆科刀豆屬植物刀豆的種子。刀豆屬全世界約12種,中國栽培2種。

原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Jacq.)DC.。洋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L.)DC.

歷史:本品始見於《救荒本草》。《綱目》謂:“刀豆人多種之,三月下種,蔓生,引一二丈,葉如豇豆葉而稍長大,五至七月開淡粉紫花如蛾形,結莢長者近尺,微似皂莢,扁而斂脊,三稜宛然,嫩旱煮食、醬食、蜜煎皆佳,老則收子,大如姆指頭,淡紅色。”所述為本種。

形態: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莖枝無毛。3出羽狀複葉,長8~20cm,頂生小葉寬卵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兩面無毛,側生小葉偏斜。總狀花序,花14~17,每2~3疏生於花序軸上隆起的節上、花萼2脣形,上脣2裂,長約1.5cm,下脣3齒,卵形;花冠紅色或淡紫色,長3~4cm,旗瓣圓形,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雄蕊10;子房具短柄,被毛。莢果長方而扁,長10~30cm,邊緣有隆脊,先端有喙。種子10~14,腎形,紅色或紅褐色,有光澤,長約3.5cm,種臍為種子周長的3/4。花期6~7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504頁.圖2737)

洋刀豆與刀豆的主要區別為直立草本,種臍長約為種子的1/2。

生境與分佈:中國長江以南均有栽培。原產熱帶。洋刀豆原產西印度,喜生於熱帶地區,中國有少數栽培。

生藥

栽培:刀豆,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而疏鬆的砂質壤土為好。用種子繁殖,在4月上旬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浸泡水中一晝夜後再播種。按行株距66×50cm開穴,深7cm左右,每穴播種子3~4粒。播後覆土,保持土壤溼潤。當苗高10cm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或補苗,每穴留苗2株,並追肥1次。在5月中、下旬田間設立支架,以利藤莖攀援生長。並結合除草,再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注意病蟲害防治。

採集: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果實,晒乾剝取種子然後晒乾。

刀豆主產於江蘇的南京、蘇州、南通,湖北的孝感、恩施、宜昌,安徽的肥東、肥西、六安。浙江、四川、廣西等地亦產。洋刀豆主產四川。

鑑別

性狀:刀豆種子扁卵形或扁腎形,長2~3.5cm,寬1~2cm,厚0.5~1.5cm;表面淡紅色,紅紫色或黃褐色,少數類白色或紫黑色,微皺縮,略有光澤;邊緣具灰黑色種臍,習稱黑眉,長約為種子的3/4,寬約2mm,其上有類白色膜片狀珠柄殘餘,近種臍的一端有凹點狀珠孔,另端有深色的合點,合點與種臍間有隆起的種脊。質硬,難破碎。種皮革質,內表面棕綠色,平滑;子葉黃白色,2片,油潤;胚根位於珠孔一端,歪向一側。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

洋刀豆 與刀豆相似,區別是種子表面白色或類白色,種臍長約種子的1/2。以粒大、飽滿、色淡紅者為佳。

顯微 刀豆種皮的橫切面: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種臍部位則為2列,長170~272μm,寬14~26μm,壁自內向增厚,外緣有1條光輝帶。表皮下為2~6列支柱細胞,種臍部位列數更多,呈啞鈴狀.長60~172μm,寬34~63μm,縊縮部寬12~24μm,壁厚1.7~5μm。其下為10數列薄壁細胞,內側細胞呈頹廢狀。種皮下方為1至數列類方形或多角形胚乳細胞。種臍部位柵狀細胞的外側有種阜,細胞類圓形,不規則長柱形,壁較厚;內側具管胞島,橢圓形,壁網狀增厚,具緣紋孔少見,其二側為星狀組織,細胞星芒狀,有大形的細胞間隙。(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圖84)

理化:取樣品粉末0.5g,加70%乙醇7ml,於沸水浴上加熱2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0.2ml,點於矽膠G-1%CMC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1∶1)為展開劑Ⅰ,酚-水(75 25)為展開劑Ⅱ,雙向展開,展距10cm,噴以1%茚三酮丙酮溶液後,於105℃烤5分鐘,斑點呈紫紅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282)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此外刀豆尚有炒制、鹽制等炮製方法。 ①炒刀豆 取淨刀豆,用文火微炒,用時搗碎。 ②鹽刀豆 取淨刀豆,加鹽水拌勻,炒至具焦斑,取出,放涼。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刀豆內含血球凝集素、尿素酶、刀豆氨酸(canavanine)[1],嫩豆中還含有刀豆赤黴素Ⅰ、Ⅱ(canavalia gibberellin Ⅰ、Ⅱ)[2],葉亦含刀豆氨酸[1]。另外還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等[3]。

洋刀豆(C.ensiformis L.)含洋刀豆血球凝集(Concanavalin A)等多種球蛋白[4]。其它有尿素酶、糖甙酶、精氨酸琥珀酸酶、精氨酸酶[5],刀豆酸(canaline)、刀豆氨酸、α-氨基-δ-羥基戊酸、1-高絲氨酸等[6]。

參考文獻

[1] CA 1949;43:5547g,1964;60:5809f,1965;62:829c 。


[2] CA 1967;67:52929n,1968;68:29885g 。


[3] 中藥志.第2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3 。


[4] CA 1919;13:47 。


[5] CA 1961;55:1556b 1969;71:9785b 。


[6] 1967;67:8703k 1971;74:7285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