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讀書筆記
皮囊讀書筆記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皮囊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囊讀書筆記1
支撐形形色色的皮囊在人世間行走的是不同的出身,閱歷和思想。這本書從阿太的故事著手,看到父親和母親的故事時,深受觸動。再到後面的阿小,文展,厚朴等人時,或多或少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從我們自己身上或者朋友、同學的身上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不同思想支撐著不同的皮囊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我們披著這幅皮囊做過什麼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嗎?悔恨自己選擇度過少年,青年的方式嗎?未來的你,如何利用你的思想支撐自己的皮囊,走向何方?
不同年齡段,不同閱歷的人對這本書會有不同的感觸,雖然此書的後半部分不如前面精彩,但此書值得多讀幾遍!
皮囊讀書筆記2
借用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三天讀完此書,相似出生境地一步步併入城市生活的我好像過電影般硬生生的回到童年待過的鄉村,學校,一個個活生生的面孔快速的在腦海中閃過,這期間也有對過往的種種質疑,追憶,探究和假設。
反覆又把我帶到那個從小酷愛讀書,急於藉此瞭解世界,和自己內心對話的影子前,似乎過去的這些年都白過了,如同作者一樣,到現在都沒明白我究竟要怎樣的生活,怎樣回答我直面的人生,總感覺被現實的世界拖著在蹣跚躅行,突然明白為什麼有時候會莫名的焦慮和憤怒疑惑無奈!不得不說,文中對於人物內心的獨白雕琢的務實而細膩,是我喜歡的風格,潛意識中享受於此的同時也在將其歸於自己語言的儲備庫中,想想哪天自己也能以這樣的筆觸描述活生生的自己及逝去的日子,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皮囊讀書筆記3
少年不經事,那時的我目光總會停留在那些有曼妙身材的美女或帥氣逼人的男生身上,當然誰見了美女、帥哥春心蕩漾,這也很正常。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越經歲月沉澱,越發現最好看的皮囊也不如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1、
姑姑家的表哥阿浩娶到了全村最漂亮的女孩瑩露。那女孩丹鳳眼、筆直高挺的鼻樑、有一張紅潤的櫻桃小口、身材高挑苗條、皮膚白晰、左臉頰那個迷人的小酒窩,誰見誰瞪直眼。
可以說所有讚美的語言,都不能形容她的美!結婚那天,我被表嫂的美貌打動了 ,圍著她轉,“表嫂、表嫂”的叫她,她羞澀的答應著。
婚禮過後再見到表嫂是另一年的春節,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只有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才有時間聚聚。
漂亮的表嫂已經產下一個大胖兒子,產後的她身材看上去雖稍微發福一些,倒更顯女人的韻味,臉色紅潤有光澤,臉上的肌膚像剛剝了皮的雞蛋,吹彈可破。
趁表嫂在給孩子餵奶,我嘻皮笑臉的上前輕輕掐了一下表嫂的臉,感覺這臉能掐出水來。“嘻嘻”!表嫂真的太誘人了!
不過,這美好的感覺沒過多久就讓我改觀了。表嫂給孩子餵奶喂睡熟後,就和我們幾個來姑姑家玩的表姐妹聊天。
一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她滿嘴爆粗讓我瞪目結舌:“臥靠,你們知不知道,我算瞎了眼,嫁了你們這個窩囊廢表哥。什麼破中學老師,每個月就拿著幾千元的工資,就這點工資是我收入的零頭,我讓他辭職到我公司上班,他不願意,還跟我僵,整整一個灌了鉛的書呆子。我真是悔不該當初,當初那麼多條件比他好的追求者不要,偏偏上了他的賊船。”
我聽了這話,表嫂光輝的形象瞬間倒塌,心想:咋這麼粗魯,可惜這一身皮囊。
後來,姑姑偷偷的告訴我,表嫂可難待候了。全家把她像祖奶奶的供著,好吃好喝讓她先上,除了生孩子、餵奶的活讓她自己幹,別的活她基本不幹。但她就不領情,想罵誰就罵誰,想給誰看臉色就給誰看臉色。有時全家人好好在吃飯,也不知誰說錯了一句話,她立馬甩筷子走人,翻臉比翻書還快。
姑姑說,等孫子大一些,就和他們分家,不想住一起了,太受氣,這媳婦一點教養也沒有,也不知她爹媽怎麼教的?當初你表哥非她不娶,說她長得好看。現在倒好,這後悔藥可是無處可買。她後悔我們還後悔呢!
再後來,漂亮的表嫂出了緋聞,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削減。再見時,她的美貌已不讓人心動。
皮囊再美,終究只是皮囊。
2、
曾看過一檔求助類綜藝節目,男嘉賓求助主持人,他從來都沒有看過自己的女朋友素顏,就算是去三亞旅遊男嘉賓特地蹲點,但是最後還是沒有看到女朋友的真正面容。
主持人問如果你的女朋友素顏很醜,你還愛她嗎?
男嘉賓說,我愛的是她的善良和溫柔,還有懂事。就是醜,我也愛她。
主持人請出了他的女朋友,化妝的她看起來是個清秀小家碧玉型的女孩。
她說出了不肯卸妝的原因,小時候人家說她醜,而父母也都不幫她。長大後學習工作也有人因她長得不好看而攻擊她,所以她從小就因為長相的原因也很自卑,從小也很懂事。後來在化妝中找到了自信。
說完原因之後,工作人員找到女孩的父母,父母其實並沒嫌棄她,而且都覺得她長得很清秀很好看。
而男孩也說我愛你不僅僅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懂事,你的溫柔和善良。
最後女孩卸了妝,其實也沒有她說的那麼難看,而且很有古典風格。男嘉賓和她手牽手的走下臺,一臉深情。
其實好看的皮囊讓人喜歡,但是有趣、懂事的靈魂更讓人喜歡。
3、
有趣會不會讓你很淺薄,何為有趣?
有趣就是,當別人和你聊天時,不會覺得你很庸俗,也不會覺得你很毒舌。
很多人總會用一句:沒有辦法,我這人說話很耿直。
樂嘉在《性格色彩學》裡把人的性格分為:紅、藍、黃、綠四種性格色彩。其中紅色性格色彩的人,說話耿直,性格直爽,可卻很容易得罪人。每一個顏色的性格色彩,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物極必反,大黃、大紅也不行,人要學會紅藍相間,這樣才能取長補短。
有趣便是相處上,能讓彼此輕鬆自在;有趣也是靈魂上,彼此能夠相溶以沫。過於耿直,過於直爽也會傷害與你交往的朋友。
有趣就是你曾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不同的風景。當你與別人交流時,不會顯得淺薄彎酸,咄咄逼人。
有趣的人,總會有著不同的思想和經歷讓人痴迷。在她們的思想裡,總是積極向上,不會輕易滿足現有的狀態。與人聊天時,會讓人覺得謙虛謹慎,輕鬆自在。
4、
有趣不止是,在文字與心靈的區別,更是一種心靈的碰撞。而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美貌讓人喜歡,有趣讓人痴迷。有趣的靈魂,總會吸引有趣的人。
我有個離了異的姐妹,和她出來吃飯,她說她老公找好了。
我先是恭喜她,而後問她是不是她心目中的一類,她說並不是,我問那為什麼會選擇在一起。
她說:“因為他對我好,他不帥不高,但是他愛我很多。”
或許有的人工作很好,很富有,但是愛和尊重遠比物質上的富有要重要的多。
一見鍾情看臉蛋,長期共處看性格,一生相守看人品……兩個人在一起總有一天要卸下所有。
真誠對待,刻意的說和做,太累,做自己,才是對,你的開心你的沮喪你的榮耀你的失敗他都喜歡,那就沒錯了。
有趣的人,總會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尊重喜歡自己夢想的人。
你的人生有限,不要苟且而活,與有趣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樂趣。
皮囊讀書筆記4
《皮囊》像是紀實文學,寫作者和周圍比較親近的人,讀的過程還是很震撼和感慨的。蔡崇達善於觀察人,挖掘和思考皮囊表面背後的人心,下筆比較狠,不虛偽,不做作,用最準確鋒利的詞彙去形容人性最本質的美麗與醜陋。這種深挖也包括對他自己。這裡有非常冷酷,不近人情,話糙理不糙的阿太;有面子勝於一切的母親的“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有文弱書生的作者和滿口髒話,江湖老大,後癱瘓任性如孩子的父親之間細膩柔情的父子情深;有重症病房裡渴望生命,與死神角力的凝重,與機智幽默輕鬆(讀的時候笑出聲)的反差,以及聖誕節夜空綻放的最溫情的禮花;有作者發小、同學的故事,各種為夢想的期許,與命運的抗爭……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都烙刻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題目是《皮囊》,作者更多的是在寫皮囊裡偶爾發出亮光的靈魂(心)。—小青龜
蔡崇達的'《皮囊》,讓我看到了一副似變而非變的皮囊和在皮囊下那些活脫脫的現實中的人和心。看到了那些為生計而掙扎的那代人(父親、母親為代表),以及為前途而奮鬥的年輕人(蔡本人),他們的生活狀況,愛恨離愁,生死觀想,喜怒哀樂,幸福時光,怏怏不悅,夭矯婆娑,日夜罔替,點滴接連。真實,切身,肯綮,刻骨,銘心……—老兔子
皮囊讀書筆記5
“只有她,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擔心要在她面前掩飾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壞脾氣恰好是個優點,確保你不會很深地和她發生情感。”——題記
一個人一生對生命的認知大概有三種。
一種是無憂無慮,從不為壽命以及疾病擔心的,這大概是在少年時期;一種是拼命工作,看見了生命的脆弱,便願利用這生命的人,這大概是在中年時期;一種是太老太老或大病將衰時,已經與死亡有過真實的或夢境中的交匯的人。
在少年蔡崇達的家庭裡,這三種人都有了。
蔡崇達肯定是那無憂無慮的少年,而母親則是努力扛起生命拼搏的人。她為之拼搏的目標是父親,那交匯過死亡的父親。
這樣一個家雖然有些不幸之處,但看起來十分溫馨,似乎沒有什麼需要痛哭的地方,維持著這個家的是愛和信念。
堅定向上的信念,讓他們能團結互助,還有精力互相“演”著對方需要的角色。其實真相早已明瞭,從父親患病的那一天開始這裡有些東西就垮了,你以為他們是真的贊同著對方的決策嗎?母親是真的像從前一樣在普通地工作並服侍父親嗎?他們真的不知道,真的是想不通父親的離去麼?他們是知道的,知道什麼是徒勞,也知道對方的笑容裡哪是真哪是假。
他們為什麼還在努力,這麼維持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答案是信念。而人的信念常常複雜到不知所蹤,是各方面追求的願望綜合交錯在起的一張網。
這時候我才發現,我的分類顯得太過草率。
蔡崇達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嗎?母親真的是那個堅強的發出亮光的人嗎?
因為父親,這裡的一切都變了。
在重症病房裡的蔡崇達,十分享受門診大廳裡嘈雜而且病菌瀰漫的“人間味道”,是因為他無憂無慮?不。曾在鄉間看見小鎮上趕集的人群,擠攘在一起,不嫌髒,也放下以往的優雅,拿著剛削了一半的土豆尋找著熟人。這些每週一次從田野裡各個村落相約趕來的人,多是年過六旬的老人,只為拾起所謂人間煙火,感知自己仍然活著,仍然與世界有交往。而處在父親病重期間的母親,也往來於神祠靈廟之間,好像不能自食其力卻流落街頭的小孩,奔走著索要殘食。可是,是什麼樣的食物?是送給柔弱者慣有的禮品——心安。
為什麼蔡崇達與母親時而樂觀堅強,時而努力尋找一點給軟弱者的安慰?是為了生之樂趣吧。
樂趣是一個不會長存的東西,許多心理學家說如果沒有新意,再好玩的東西久了也會失去樂趣。
我們不妨把希望與堅定向上的信念看作一種樂趣,之於生的樂趣。它當然會消逝,因為這些希望用在這個“生病”的家庭中,等於是一個已經劇透而且沒有關卡看不見進展的遊戲,它會慢慢變弱,最後在一場暴發中消失的。
所以與其將維持這個家的功勞推與信念這個模糊的功臣,不如歸結於生的樂趣。這時走時來,但給人無窮動力的寶物。
皮囊讀書筆記6
初見書名是帶了有色眼鏡的。然而讀完前幾篇,就著實理解了“皮囊”二字的內在含義,也明白了序中所說“不要在公共場合讀它”的建議,因為是真的會控制不住,已經記不清多少次流淚。
作為寫過260萬+字報道的記者,作者有著嫻熟的寫作技巧,但是在我看來絲毫不虛偽做作,相反卻總是直擊內心最柔軟最脆弱的部分。如果說前半部分是帶給我對親情的回憶,後半部分則帶給我更多的思考。說實話,在一口氣讀完《皮囊》的某篇文章後,我真的沉在那個世界裡了。跑去廁所,靠著門,不願出來,不願見光,也不願說話。心想:活著到底是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呢?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呢?當然,我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我像作者一樣,用“制高點”的眼光來審視身邊的人、身邊的世界,用一切可能的價值標準給他們一個評判;又或許我像文中的厚朴一樣,對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憧憬和仰望,但卻最終沒敢放出自己的光芒。更多的,我應該是遊走在這個世界的靈魂,瞭解人類的七情六慾和虛偽做作,不願與任何一種所謂“流派”有一樣的觀點或瓜葛,只願飄在半空,觀察、嘲笑、羨慕和悲傷,然後轉場離開。
皮囊讀書筆記7
生活需要一些無聊瑣事來填充時間上的每一個間隙,像是樹幹裡的一圈圈完整的年輪,新的記憶被包裹進來,舊的珍藏便更加充實。
儘管我知道人是否覺得無聊,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當我開始意識到人是一種特別容易迷茫的動物時,時間已經不由分說地將我送入了新年的門檻。
電影、音樂和文字是我生活中三樣最樂於投入時間的愛好,在無聊的時候去看一部電影,去聽半小時的歌單,或者去寫上幾筆小心思。我樂衷於去做這樣的事,這能讓我不再擔心突如其來的無聊與孤寂。
說來慚愧,去年一年正兒八經看完的紙質書幾根手指頭就能數的過來,這是需要做檢討的。
之所以開始寫讀後感,是想要給自己安一扇除了電影之外的窗,視窗不需要太大,視野也不需要太遼闊。我只期望於這扇窗能夠讓我生活的節奏偶爾地慢下來,回過頭去觀察一些事,一些在我平凡的生活裡極少發生的,又或者是發生過但被我粗心地忽略的事。
我曾無比期待書裡的角色,它們的人生結局並不一定是圓滿的,但它們經歷的過程卻很充實。我也知道我們其實有機會成為那樣的人,只是需要輪到我們做出選擇時,又不約而同地打起了退堂鼓。但我並不後悔以前所做的所有選擇,每個人承擔風險的能力不同,對於生活的追求方向也不盡相同。
我所期望的,是平安喜樂,很多理想更適合在面對流星雨和生日蛋糕時配合氣氛許願。誰都明白人生最大的艱難,不在於肉體的受苦,而在於精神上的修行。
這種信仰在我閱讀完蔡崇達先生的《皮囊》後便更加篤定了。
人的故事一旦被寫進書裡,那種關乎生命熱忱的儀式感便開始消磨了。除非是生平事蹟,否則看到印刷出來的那字裡行間的自己準會覺得疲憊和仿徨。那種被筆墨規則固定在紙張上的人生,是不會再有更多奇蹟可以期待了。但仿徨之後更多的便是心安,多幸運啊,跌跌撞撞的人生終於可以安穩下來,無論好事還是壞事,統統包裹起來書寫成文,捎帶著一些情緒,輕輕地拂過讀者的心頭。
若能博君一笑,便是分享中的一大樂事,若是把讀者感動得哭了,那也是書中角色人生的友誼延續。
《皮囊》裡講述了作者身邊很多人的故事,像塊石頭一樣堅硬的阿太,為了父親為了這個家堅持要修建房子的母親,與殘疾的身軀不斷作鬥爭的父親,還有張美麗、兩個阿小、文展、厚朴,那些神明,那個深邃廣闊的大海…
原以為看一遍書,就能感同身受地過一遍書中人物的人生。現在看來,有太多的苦澀只有當事人才深有體會,而有太多的喜悅只憑我們的一絲遐想,就能醉倒在那金黃色的陽光與麥浪中。
書裡的天空底下,都是生命的熱忱氣。珍惜我愛與愛我之人,關心我想與想我之人,便是一種大大的理想與追求。
皮囊讀書筆記8
初中的時候,喜歡辭藻華麗的文章,羨慕那些筆下妙語連珠的人。現在的我,喜歡閱讀一些樸實的故事,用簡單平和的語言將自己內心的感觸娓娓道來。
阿太的故事沒有給我留下過深的印象,也許是太過於堅強了,讓我敬而遠之。
母親的房子對我的觸動比較深刻,母親對父親沒有言說的愛都隱藏在她對修建房子的堅持中,被人誤會虛榮也好,被父親埋怨也好,都不曾動搖她的信念,家是父親的臉面,她爭得是父親的形象。
我的神明朋友,雖然迷信居多,但也能深刻體會到親人之間血溶於水的情。雖然作者不願相信巫人的把戲,但還是忍不住大哭,一切都源於愛。
對於香港阿小,天才文展,以及厚朴,總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的冷漠,也許是太過於認清現實,也許是太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所以這樣的作者在我心裡是冷靜的,成熟的,穩重的,也是冰冷的。
這本書讀起來不費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不到六個小時,如果拋去思考的時間,也許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但給我的感觸卻是最多的,每一句話都能引起我的共鳴,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的映射出我自己的情況,所以更能打動我。
時光的催促,家鄉的建設,將我們的記憶一點點偷走,抹去,找不到祭奠舊時光的憑據,內心無所依託,空落落的難受。外出拼搏與陪伴父母之間的矛盾,與道不同而越走越遠的兒時夥伴相顧無言的尷尬,都與我自身經歷不謀而合。這本書寫到了我的心坎裡,我終於可以藉由書中的文字準確表達自己內心對這些事的真實感受。
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不同的時間段領悟到的東西都會有所不同。
皮囊讀書筆記9
放下《皮囊》這本書的第三天。
我發現這類書的特點,它不似小說一般,開篇是無味冗長的人物鋪墊,高潮全在後頭。相反,這類書最精彩最打動人的反而是開頭的那幾章,《皮囊》是這樣,正在讀的《文化苦旅》也是這樣。
李敬澤給《皮囊》寫的序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
說的輕巧,因為大多數人其實不明白自己的心,包括你我在內,都是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真正很少有人看得清自己。
最喜歡的兩章:《母親的房子》和《我的神明朋友》。
母親的房子
“我”的父親殘疾,癱瘓在床,需要醫藥費,“我”也即將大學,家裡多了一筆開銷,姐姐因為窘迫的家被男友質問“你家出得起多少嫁妝?”
在這樣的背景下,母親堅持著“我要建房子”。
後來,嶄新的二層樓房建成了,但是這個家也透支得差不多了。那個時候,母親甚至偷偷買了老鼠藥,被一家之主的“我”攔了下來。
那包藥,第二週在父親亂髮脾氣的時候就暴露了。我掏出來,大喊要不全家一起死了算了。全家人都愣住了。母親搶過去,生氣地瞪了我一下,又收進自己的兜裡。
接下來的日子,這個暴露的秘密反而成了一個很好的防線。每次家裡發生些互相埋怨的事情,母親會一聲不吭地往樓上自己的房間走去,大家就都安靜了。我知道,那刻,大家腦海裡本來佔滿的怒氣慢慢消退,是否真的要一起死,以及為彼此考慮的各種想法開始浮現。怨氣也就這麼消停了。
這藥反而醫治了這個因殘疾因貧窮而充滿怒氣和怨氣的家庭。
過了六年,“我”大三暑假的一個晚上,母親問我“我們再建兩層好不好?這附近沒有人建到四樓,我們建到了,就真的站起來了。”“我”不能說不。
房子建到第四層後的第二年,父親突然去世。然後再過了兩年,家裡遭遇拆遷,母親仍問“我們還是把房子建完整好不好?”
儘管家裡的親戚反對,母親的想法還是在石木的堆砌下落成了。
我也不明白,人真的爭這麼一口氣有這麼重要嗎?與其拿著這筆錢建房子,為什麼不規劃得再長遠一些,為今後的生活多做打算?
房子雖然修建得氣派,但是生活卻更加拮据了。
我開始恨書中這位母親的任性,恨一家之主的“我”的無限包容,恨這些追求“愛慕虛榮”所做的無用功!
“老家的房子最重要是門口那塊奠基的石頭,你介意這房子的建造者打的是你父親的名字嗎?”
原來母親並非任性,老家的房子,是當年父親對母親的許諾,儘管父親病倒了,母親也繼承了父親的意志,維護著父親的體面。母親承受了許多非議,拖著沉重的皮囊討生活,內心卻是熱烈而平靜。
我突然也明白了阿太的那句話:“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母親看得很透,她依照著自己的心過活,換做是我,別人的議論早已壓過內心的聲音。
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終究被拆了,即使我有一段時間裡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歸。
我的神明朋友
父親的葬禮結束後,母親夢到了父親,她意外的篤定,“你父親需要幫忙。”
為了讓父親的靈能夠上天堂,母親為父親求得“清罪”的辦法——給一個神靈打下手,做義工。
母親也整整一個月都來鎮海宮探視父親。
或許因為自己成長的環境與作者相同,很是理解母親這種迷信的行為。總是要有所寄託的,即使神人兩隔,母親還是期盼著以某種方式暗示自己,父親他可以過得很好。
兩篇文章,任性,迷信是母親的皮囊,對父親的愛是皮囊下跳動著的熱忱的心。
昨晚坐著從雲霄回家的班車,看著車窗外一幕幕熟悉起來的景色,越長大,越是對腳下的土地有一種惦念。廈門很好,但它不是我的家。這本書讓我有一種回家的衝動,像作者蔡崇達那樣,總是想找著藉口回家。
諸如蔡崇達筆下的阿小,文展,厚朴,我們該用什麼姿態去擁抱自己的人生,我仍然堅信著以前看到的一句話“你現在做的事是你當前必須做的事。”所以,不管我現在是否看清了自己,不管我現在是否規劃了今後,我總是要先腦袋混混沌沌地過完今天,但不管如何,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能體驗阿小、文展、厚朴的生活,而不僅僅只是一個蔡崇達。
以上,自己非常不成熟的見解吧。如果有讀過這本書的小夥伴,我們也可以交流交流呀!
我發現,“微信讀書”這個app真的巨好用!快來跟我一起讀書吧!!!
皮囊讀書筆記10
說實在話,我很喜歡這本書,這算是我比較沉浸其中的一本書吧,目前除了茶花女之外。這本書是在車上聽完的,覺得黑狗達能把一些些小事情傳達的很現實,然後我總能體會出一些些感悟。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黑狗達在書中論述的兩件事:
一、黑狗達是農村長大的,他書中寫過有這麼一個隔壁屋的大他幾歲的男孩,起初認識是因為黑狗達有一段時間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我猜他是因為對人生有點迷茫,不知道方向嘛,所以就遐想,啥也提不起興趣),他媽媽就叫隔壁屋的小孩過來開導一下他,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隔壁屋的小孩子比較活潑嘛。隔壁屋的小孩對於黑狗達來說,算是一個對自己很有規劃,看的很遠的小孩,所以黑狗達當時算是很崇拜他,也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也沒有那麼迷茫。那個小孩家裡窮,讀專科不用那麼多錢,所以就準備高考的分數剛好卡在專科線,最後小男孩如願以償了,而後一年黑狗達選擇上大學,最後的最後,黑狗達發展的很好,也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而那個小男孩卻回到村裡過上普通的生活。最令人扎心的是,每次黑狗達回家,在路上遇見他,跟他打招呼,他卻裝作沒聽見就走開了,呵呵,我覺得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覺得以前自己比黑狗達厲害,有理想,有抱負,最終黑狗達卻比自己優秀,這就是比較所帶來的失望,我有時候就在想,人為什麼要相互比較,做好自己,朝著自己的方向,堅持努力下去不就很好嗎?畢竟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啊!
二、村裡有一個小男孩a,爸媽因為去香港做包工頭搞建築賺了一點錢,a是家中的幼子,爸媽不想讓他那麼辛苦,故只帶了a的哥哥去香港幫忙幹活,後來家庭逐漸富裕起來,也準備將a接到香港讀書,a也因此備受村裡小孩的羨慕。
首先,a總是有白的不能再白的白襯衫,書中還說了這麼一個例子足以說明村裡小孩的羨慕啊!有些小孩子專門爬上a家裡附近的電線杆,目的就是要看一下他的白襯衫,結果從電線杆摔了下來,好在以前的路都是泥路,不像是現在的水泥路呢。
其次,a雖然備受羨慕,但是卻不受村裡小孩子的喜歡,a家裡的長輩邀請黑狗達去玩,因為黑狗達的成績在村裡特別好,a也喜歡黑狗達,我覺得起初a可能以為黑狗達成績好才配和他玩。慢慢的,黑狗達發現a總是想快點港化,總是想著香港人怎麼樣,怎麼做,他也是要怎麼做,怎麼學習香港人,太過於要向香港靠近,其實反而對自己不好,忘記了自己所處的位置,雖然a很快就要去香港了。後來,黑狗達怕自己再跟他來往,自己的內心也會變得如此急躁,果斷儘量不和他來往,認真讀書才是他一個農村小孩應該做的。可是就有這麼一個小孩b屁顛屁顛的跟著a,真把自己當香港人,書也不好好念,天天學a,學習講話,腔調等等,最後學壞了,不得不退學,後來,a被接去香港了,b也就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型,最後長大也成了漁夫,即使他拒絕這一職業,可是此時的他也沒得選擇了。
最後,說說a吧,他去了香港不會說粵語,在學校也沒啥朋友,最主要的是父親因為做生意失敗破了產,也因此住了院,家裡賣了房子給父親治病,a的哥哥卻卷錢跑了,家裡從此一蹶不振。而此刻的黑狗達卻已經是有所名氣的作家了,讀到這裡,我其實挺感慨的,當初大家的起點可能真的有所不同,但給自己一點時間,認清楚自己的處境,好好讀書,幾年之後,時間真的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
還有這本書的書名是皮囊,能讓我想起來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很多人會以為這句話出自這本書,其實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記得哦!他就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的作者。
皮囊讀書筆記11
韓寒在書的首頁這樣推薦,可是讀完這本書這兩種感受好像也都沒有,一直在想《皮囊》的讀書筆記也不知道該怎麼寫。小J和我說她看完這本書,覺得最不喜歡的就是作者,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完倒是沒有不喜歡作者感覺,可是卻也有那麼一點點壓抑。
這本書並不厚,文筆流暢,比較好讀。最讓人喜歡的應該還是本書前半部分描述的作者的阿太、父親、母親的部分。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我期許自己要活得更真實也更誠實,要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歡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醜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
後半部分寫朋友,阿小、文展、厚朴,雖然每個故事故事都發生在作者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但是每個故事又基本一致。他們都在作者成長的對立面,在作者成功紮根北京後,以一個看似成功者的角度,用只參與了朋友的那部分來審視他們的整個青春,這可能也是小J不喜歡的地方,也是我覺得整本書讓我覺得壓抑的地方。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尋找和它相處的方式。每片海,沉浮著不同的精緻,也翻滾著各自的危險。生活是,人的慾望也是。以前以為節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
“我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距離,找到欣賞它們的最好方式。”
這是我這本書最喜歡的一段話。
皮囊讀書筆記12
讀到厚朴時,我回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我們年少時那個不是打著青春誰不瘋狂的旗幟,來揮霍自己短暫的青春歲月。
在蔡崇達務實和緊張的,計算一天睡眠需要多少時間,打工需要多少時間,還有賺學分和實習,厚朴卻在組建跆拳道社,舞蹈社,音樂團甚至幻想和女人在一起纏綿的幸福畫面,他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裡。
厚朴在遵從父親告訴他一個故事,一個常青藤畢業生到某世界五百強企業面試,那企業的董事長問他,你大一干嗎了?那學生回答,用功讀書。大二呢?認真實習。大三呢?模擬現實試圖創業。你揮霍過青春嗎?沒有。你發洩過荷爾蒙嗎?沒有。然後那董事長就叫那學生出去,說你還沒真的生活過,所以你也不會好好工作,等補完人生的課再回來吧。
他不覺得這是騙人的,而覺得是真的並且很認同,以至以這個為為例來揮霍自己的青春,從此越來越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開始不斷的換女友,打架鬥毆,活在空想的夢幻世界裡不願放低務實自己,以至黑狗達打電話讓他勸勸厚朴時,他父親卻說,年輕就讓他折騰吧!那一刻他知道,厚朴擁有這樣的父親,他是很難在改變了。
在後面厚朴真的迷失自己告訴黑狗達,黑狗達告訴他他願意他會想辦法為他像校方說好話讓他迴歸學校從新開始學習進而完成學業,但厚朴卻覺得這是看不起他,讓他恥辱,最終一步步在空想的世界裡崩塌崩潰,到最後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讓我看到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的一句話有多重要,他有時候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人生軌跡,好比【人間失格】裡的太宰治,他因為比目魚的不願坦白和坦誠,而是用高姿態告訴太宰治如果你好好聽話,我會願意幫助你的,而不是直接告訴太宰治如果你能去學校上學,你家裡會承擔你未來的生活費和學費,但他沒有直接說明,導致在這裡改變了太宰治未來的人生軌跡,厚朴也因為父親常說的青春是需要拿來折騰的,從而改變了厚朴的一生。
這是一本認清自己現狀和認識自己內心的書籍,願我們從這本書中看清自己,未來更有意義的感受生活。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二月寒,良言它會像指明燈一樣,為前進的人照亮正確的人生方向,惡言同樣也會把人拉像最深的地獄,更甚至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人生軌跡。
皮囊讀書筆記13
沉!這本書勾勒的父親真實又沉重,包括其他人物。前面九章包括兩個“阿小”扣除一個“神明”共九個人物的故事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
父親的形象是“懦弱又可愛,兢兢業業一輩子”;母親的形象有時剛強,有時“慷慨”有時又無比“脆弱”;愛情的得而復失、生活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後的死亡,“美麗”的形象是吶喊又無助;兩個“阿小”的對比,角色的互換性十足,兩個人物妥協於生活的方式,一個是得到“香港”,一個是得到“香港的幻想”,“阿小”的形象是“香港”;“文展”心門的敞開與閉合,不合時宜的負重前行,文展的形象是“唇”或者蠢;“厚朴”的五音不全,玩性十足,闖爺一枚,把有形無形的“hope”貫徹始終,厚朴的形象是“青春無敵也有敵”。其餘兩位,阿太和“聖誕節”朋友就按下不表吧。
蔡走出一扇門又走進另一扇門,門裡面“拓”出的風景真實的同時又極其淒涼。有對家的記憶,有對兒時的回憶,有對中學和大學的追憶,最後是對自己對命運的不斷追問。這些追問有的答了,有的又沒答,確實幫助讀者發現了自己的內心,內心已經存在的東西。
皮囊讀書筆記14
從開始看不進去到後來一口氣看完,還是書的魅力。很早之前就聽各種人推薦皮囊這本書,卻一直沒來的及看,沉不下浮躁的心。昨天有幸翻開了這本,並通讀全文。最大的感受就是並不是華麗的詞藻才吸引讀者,往往那種平淡而又真實的語言更為戳心。
“皮囊有心”是的,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著一顆心。心醒著,皮囊就會被照亮。人們總是為了這副皮囊而做一些違背本心的事情,殊不知這副皮囊下的本心才是真實的自己。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很多人為了伺候皮囊而活著,凡事都要為自己的這副皮囊著想,而他人看到的,也只是這個人的皮囊而已。就像張美麗,我敬她是個奇女子,若不是小鎮的輿論一次次將她推向風口浪尖,她不至於落的如此下場。活在這副皮囊之下,就註定了要有“人言可畏”的恐懼與壓力感。世事弄人,自古與眾不同的事物就會變成眾矢之的。可嘆可泣。
其實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世人只看到了他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樣子,而非真實的自己。皮囊之下,才是本心。為什麼要被肉體束縛呢?在意世人的眼光從而導致無法做真實的自己?自己的奇特想法或許在別人眼中像“怪物”一樣?其實不然,人們總是慣性的排斥和自己與眾不同的事物出現,因為它打破了現有的平衡。不去接受新鮮事物,永遠呆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這樣的人註定一生平庸。
生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正如書裡寫的身邊的朋友都一心想離開這個養育自己的小鎮,去大城市生活。然而,大城市的喧囂與小鎮人的安逸格格不入,所以我們學著偽裝,學著市儈,學著像大城市人一樣生活,彷彿在證明自己,你看啊,我也是大城市的人了。一次次洗刷身上小鎮的印記,其實就是在一次次的逃避那個真實的你。
皮囊是用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了。
別讓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
皮囊讀書筆記15
已經好久沒有看一本書讓我又畫又寫。
讓我這麼血脈噴張。我種文學小說,我是排斥的,我好像不喜歡聽這種故事,總覺得那種心理學,經濟學,如何使人變得聰明,會說話,才是讓自己變強的決勝法寶。我好像在厚朴的身上看到自己欲張狂妄的不可一世的理想,總覺得自己應該是放蕩不羈,活得灑脫,與眾不同的。然而我們最大的不同是那種總是被夢想膨脹撐大的自己心裡有把秤,曾經內心也有一萬種幻想出來的願望和現實也很衝突。
或許正是沒有厚朴那樣對內心慾望強烈的實現所抱有的決心,所以只能弱弱的放棄。在我這個年紀也很通熟的想要強調理想,就是以後怎麼儘量賺到錢怎麼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功利心,但是始終明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也在被現實一步步的磨平稜角,但也明白社會就是這樣的。改變不了世界,所以只能改變自己。唯一覺得慶幸的是,作者想要珍惜的,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做。作者說的話讓自己很有共鳴,不管是阿太說的,還是對於母親對於父親的強烈執著的愛,還是病房裡人心與人心之間的隔閡,厚朴被幻想出來的慾望撐破的自己。還是阿小的逐利。張美麗的追求……都讓我覺得生活很現實。
同時也很有血有肉。在各自的皮囊裡無處安放躁動不安的靈魂經過多少次的掙扎才會找到一種與社會現實的相處的模式。你我他都是。很值得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