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花

藥材名稱:海蛤殼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海蛤(《本經》),蛤殼(《本草原始》)。

基源:為簾蛤科青蛤屬動物青蛤,文蛤屬動物文蛤的貝殼。

原動物: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又名花蛤、黃蛤(《中國動物藥》)

形態:青蛤貝殼較薄,近圓形。高度與長度幾乎相等,寬度較大。殼面淡黃或棕紅色,生活時,常為黑色。貝殼內面為白色或淡紅色,邊緣淡紫色,具有整齊的小齒,鉸合齒髮達。

生境與分佈:生活於近海泥沙質的海底。

文蛤 貝殼大而堅厚,略呈三角形,但腹緣較圓。貝殼表面膨脹而光滑,外被一層光澤如漆的黃灰色殼皮。由殼頂開始常有許多環形的褐色帶,頂部具有齒狀花紋,較老的個體殼頂的表皮易脫落而現白色。貝殼內面呈白色,頂端鉸合部有小齒。生活於淺海泥沙中,有移動習性。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與南海。

生藥

採集:春至秋季捕捉,食肉取殼,洗淨晒乾。中國沿海地區均產。

鑑別

青蛤 貝殼類圓形,殼長、高均為4~6cm,殼寬2~3.5cm。殼頂突出,位於背側中央。外表淡黃色或棕紅色。同心生長輪紋凸出殼面略呈環肋狀,在頂端細密,至腹面漸變稀而粗。殼內面白色或淡紅色,邊緣淡紫色,具整齊的小齒紋。鉸合部狹長而平,左右兩殼均具3個主齒,集中於鉸合面前部,無側齒。

文蛤 貝殼扇形或類圓形,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兩殼大小相等,兩側不等。長3~10cm,高2~8cm,寬3~5cm。殼頂突出,位於背面,稍靠前方。外表黃褐色,光滑,同心生長輪紋清晰,常在背部有鋸齒狀或波狀褐色花紋。殼內面白色,前後緣有時略帶紫色。鉸合部較寬,右殼具3個主齒及2個前側齒,兩個前主齒短而高,呈倒“V”字形排列,後主齒1個,長,與背緣平行,齒面具縱溝,溝內有波形橫脊,前側齒短而高。質堅硬、斷面可見層紋。無臭,味淡。以光滑、潔淨者為佳。

加工炮製:蛤殼:將海蛤殼洗淨,晒乾,碾成碎塊。煅蛤殼,取淨蛤殼置無煙火上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蛤粉:將煅蛤殼碾至細粉末狀。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含碳酸鈣、殼角質等。

參考文獻

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