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丹毒

[拼音]:xibaozhi yichuan

[英文]:cytoplasmic inheritance

以細胞質基因為物質基礎的遺傳。對真核生物又稱核外遺傳;在原核生物中則稱為染色體外遺傳。C.科倫斯和E.鮑爾於1909年分別在紫茉莉和天竺葵中首先發現了細胞質遺傳現象以後,其他學者在動、植物和微生物中陸續報導了大量類似的研究結果。這表明細胞質遺傳普遍存在於各種生物中。

真核生物的細胞質基因主要存在於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器中。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查明,這些細胞器中都含有環狀雙鏈 DNA分子。它們都具有自己的複製、轉錄和翻譯系統,在遺傳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並在控制某些性狀的發育中起主導作用。

細胞質遺傳的主要特點

(1)正反交結果不同,性狀通過母本而遺傳。如一種枝葉為綠、白花斑的紫茉莉,同一植株上的枝、葉有白色的、綠色的和綠白花斑的 3種。以這 3種枝條上的花朵相互授粉所產生的後代,其植株性狀完全決定於母本枝條的性狀,而與花粉來自哪一種枝條無關(見表)。

(2)雜種後代不發生分離或表現非孟德爾式分離。

(3)由於胞質基因不與任一核基因發生連鎖,無法在連鎖圖上定位。因而,當某一突變性狀與各連鎖群的已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均不表現連鎖關係時,即可能屬於胞質基因的突變。

(4)遺傳和變異都不受細胞核置換的影響。

在自然條件下,胞質基因的突變頻率與核基因一樣較低。但利用某些特殊的環境因素或化學藥物處理,可誘發較高頻率的變異。

胞質基因與核基因的互作關係

植物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復性是這種相互作用的具體表現:當某品系的細胞質和細胞核同時存在不育基因S(胞質)和ms(核),即其遺傳組成為S(ms ms)時,表現為雄性不育,稱為雄性不育系。當某品系的細胞質有可育基因(F),細胞核存在不育基因,即遺傳組成為F(ms ms)時,表現為雄性可育;以它為父本給不育系授粉,子代繼續保持雄性不育,故稱之為雄性不育保持系。如某品系的細胞核有顯性可育基因(Ms),則無論細胞質內的胞質基因是可育的或不育的,即遺傳組成為F(Ms Ms)或S(Ms Ms)時,都表現為雄性可育;以它們為父本給不育系授粉,子代恢復為雄性可育,故稱為雄性不育恢復系。目前在玉米、高粱、水稻及某些蔬菜作物的生產中,已陸續利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復系生產雜種第1代種子,免除了制種田的人工去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