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柿
藥材名稱:櫸樹皮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基源:為榆科櫸屬植物櫸樹的樹皮。櫸屬全世界約10種,中國有3種。
原植物: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 Mazz.
餘項參見“櫸樹”葉。
藥性
性味:①《別錄》:“大寒。” ②《日華子本草》:“味苦。”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苦,寒。”
功效:清熱利水,安胎。
主治:時行頭痛,熱毒下痢,水腫。 ①《別錄》:“主時行頭痛,熱結在腸胃。” ②陶弘景:“夏日作飲,去熱。” ③《唐本草》:“煮汁,療水及斷下利。” ④《日華子本草》:“下水氣,止熱痢,安胎。主妊娠腹痛。” ⑤《全國中草藥彙編》:“主感冒,頭痛,腸胃實熱,痢疾,妊娠腹痛,全身水腫,小兒血痢,急性結腸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煎水洗。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櫸皮洗眼方(《聖濟總錄》)治(目)飛血赤脈:櫸皮(去粗皮,切)60g,古錢7文。上2味,以水200ml,煎取140ml,去滓,熱洗,冷則再暖。 ②櫸皮飲子(《古今錄驗方》)治小兒渴痢:櫸皮12份,栝樓、茯苓各8份,人蔘6份,粟米30g。上5味,切,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滓,溫服,量大小與服之。
單方應用:《聖惠方》:“治通身水腫:櫸樹皮煮汁日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