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藥材名稱:白殭蠶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殭蠶(《千金方》),天蟲(《藥材資料彙編》),僵蟲(《河北藥材》)。

基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乾燥全蟲。

原動物:家蠶蛾Bombyx mori L.

歷史:本品首載《本經》:“主小兒驚菓夜啼,去三蟲,滅黑

,男子陰瘍病。”《千金方》稱殭蠶。《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癧,頭風,風蟲齒痛,面板風瘡,丹毒作癢,痰瘧癥結,婦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兒疳蝕鱗體,一切金瘡,疔腫風痔。”現廣泛用作祛風解痙藥,其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已有較深入的研究。

形態:家蠶蛾雌、雄觸角相同,櫛齒狀。體翅黃白至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後方向內凹切,各橫線色稍暗,不甚明顯,端線與翅脈灰褐色,後翅較前翅色淡,邊緣鱗毛稍長。幼蟲體色灰白至白色,胸部2,3節稍見膨大,有皺紋。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蛹棕黃色至棕褐色,鮮蛹外被輕淡蠟質粉。近紡錘形,雄蛹略小於雌蛹,色略深。

生境與分佈:均為人工飼養,1年可達3代,每蠶產卵約300枚,主要以桑葉為食。中國各地均有。

生藥

採集:用白僵菌孢子接種在家蠶面板上,在適宜的溫溼度下,使孢子發芽侵入蠶體,因而發病僵斃,形成殭蠶。收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殭蠶,倒入石灰中拌勻,吸去水分,晒乾或烘乾。主產於浙江吳興、海寧、嘉善,四川三臺、南充。

鑑別

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約2~5cm,直徑約4~7cm;表面黃白色或淺灰褐色,多被有白色粉霜,頭部較圓,黃棕色;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歧狀,足8對,呈突起狀,體外常雜有纏繞的氣生菌絲及分生孢子。質堅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色棕、黑不一,有光澤,外層顯粉性,白色,內有4個褐色亮圈。微有腐臭氣,味微鹹。以條直肥壯,質堅,色白,斷面光者為佳。

理化:取樣品粉末0,1g,加水10ml冷浸濾過,濾液點於新華層析濾紙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為展開劑,在層析缸中飽和2小時後展開,展距19.9cm,快速乾燥後用0.5%茚三酮丙酮溶液噴霧顯色,顯5個紫色斑點(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537)。

化學性質

蠶體中含有氨基酸[1~3]、蛋白質、脂肪、蛻皮甾酮(Ecdystenne)和白僵菌素(Beauvercin)[4~6]。蛹中含有多種環酯肽類、白僵菌素和草酸銨(平均得率3.8%)、維生素A、B2、D[7~9]。

參考文獻

[1] CA 1981;95:147466b。


[2] CA 1982;96104737k。


[3] CA 1981;95:69579r。


[4] CA 1984;100:64687v。


[5] CA 1985;103:183423 c。


[6] 中草藥 1985;16(7):5。


[7] CA 1981;95:217859s。


[8] CA 1984;100:28270y。


[9] CA 1985;102:4431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