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草根芽

藥材名稱:金絲草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毛毛草(《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金絲草、貓毛草(《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志》)。

基源:為禾本科金髮草屬植物金絲草或臭草屬植物臭草的全草。臭草屬全世界70種;中國9種。其中1種入藥。

原植物: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Thunb.)Kunth(Andropogor crinitus Thunb.),又名筆仔草(《臺灣植物名錄》),金絲茅(鍾觀光擬),黃毛草(廣州),牛母草(福建)。臭草Melica scabrosa Trin.又名肥馬草、槍草(《種子植物名稱》)。當以前者為正品,因其名出自(《綱目》),後者僅在《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志》中將“臭草”稱為“金絲草”。

歷史:《綱目》載:“金絲草出慶陽山谷,苗狀當俟訪問。”

形態:金絲草多年生草本。稈高10~30cm,徑0.5~0.8mm,具3~10節,節被白毛。葉鞘除鞘口或邊緣被毛外,餘常無毛;葉舌短,纖毛狀;葉片線形,常扁平,長1.5~5cm,寬1~4mm,兩面均被微毛而粗糙,穗形總狀花序單生稈頂,長1.5~3cm,寬約1mm,細弱而微彎曲,乳黃色;小穗一有柄,一無柄,成對覆瓦狀排列於易逐節折斷的細長穗軸的一側;無柄小穗長不及2mm,含1兩性花,基盤的毛長約與小穗等長或稍長,第二外稃先端2裂,裂齒間伸出細弱而彎曲的芒,芒長18~24mm,稍粗糙;雄蕊1枚;花柱自基部分離為2枚;穎果卵狀長圓形,長約0.8mm。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同形同性。花果期5~9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1115頁.圖73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田岸、山坡、路旁、河、溪邊,石縫瘠地或灌木陰溼地。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以至西南各地。日本、中南半島、印度等也有分佈。

臭草為多年生草本。稈叢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70cm。葉鞘光滑或微粗糙,下部者長於而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長1~3mm,頂端撒裂而兩側下延;葉片質較薄,長6~15cm,寬2~7mm;干時常卷折,無毛或上面疏被柔毛。圓錐花序狹窄,長8~16cm,寬1~2cm;分枝直立或斜上升,主枝長達5cm,小穗柄短,線形彎曲,上部被微毛;小穗長5~7mm,有2~4孕性小花,淡綠或乳脂色,頂部由數個不育外稃整合小球形;穎幾等長,膜質,具3~5脈,長4~7mm,背部中脈常生微纖毛;外稃頂端尖或鈍或為膜質,具7隆起的脈,背部顆粒狀粗糙,第一外稃長5~6mm;內稃短於或等長於外稃,先端鈍,沿二脊微生纖毛。穎果褐色,光亮,紡錘形。花果期5~8月。(圖見《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940頁.圖197)

生於山野或荒蕪田野。分佈於中國華北及西北地區。朝鮮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季採收全草。

藥性

性味:甘、淡,涼。《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甘,涼。”

功效:清熱,解暑,利尿。

主治:感冒高熱,中暑,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黃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兒久熱不退。《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熱。治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發熱,黃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全國中草藥彙編》:“治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發燒,黃疸型肝炎,糖尿病:貓毛草30~60g。水煎服。” ②《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治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發燒,黃疸型肝炎,糖尿病:金絲草30~6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