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裙帶果

藥材名稱:火把花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昆明山海棠(《植物名實圖考》),胖關藤、掉毛草(《雲南中草藥》),紫金皮,紫金藤(《雲南中草藥選》),六方藤(雲南楚雄),金剛藤(雲南紅河州)

基源:為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火把花的全株或根皮。雷公藤屬全世界約180種,中國約90種。

原植物:火把花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évl.)Hutch.,又名火莽子、大葉黃藤(《中國經濟植物誌》),黃藤根(《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歷史:火把花一名始見於《綱目》草部毒草類鉤吻條,在集解欄記有:“時珍又訪之,南人云:鉤吻即胡蔓草,今人謂之斷腸草也。蔓生,葉圓而光。春夏嫩苗毒甚,秋冬枯老稍緩。五六月花似櫸柳花,數十朵作穗。生嶺南者花黃,生滇南者花紅,呼為火把花。”李時珍又在釋名欄記:“斷腸草滇人謂之火把花,因其花紅而熱如火也,嶽州謂之貢黃藤。”據《新華本草綱要》考證認為李時珍所述生嶺南者花黃,其植物並非雷公藤屬植物,而繫馬錢科的鉤吻。火把花的花甚小,為白色,其翅果大而呈火紅色,整個果序頗似火把狀因而得名。《植物名實圖考》第36卷昆明山海棠記:“夏開五瓣小白花、綠心、黃蕊、密簇成攢,旋結實如風車形,與山藥子相類,色嫩紅可愛,山人折以售為瓶供。按形頗似湘中水莽,疑非嘉卉。”其圖與描述均指本種無疑。

形態:落葉攀援狀灌木,高2~3m。根圓柱狀,紅棕色。小枝有稜,紅褐色,具圓形小瘤狀突起,疏生短柔毛或近於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約1cm,有棕色短柔毛;葉片卵形或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邊緣有細鋸齒,長6~12cm,寬3~6cm,上面綠色,下面粉白色,側脈6~7對,兩面突起。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長10~15cm,被灰褐色毛;花小,白色,花5數,雄蕊著生於花盤邊緣;子房上位,3室。蒴果長圓形,具3片膜質寬翅,赤紅色,翅上有脈,花果期6~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686頁.圖3102)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地林緣及潮溼溪溝邊灌叢中。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浙江、江西、湖南、廣西。

化學性質

根含雷藤素甲、雷藤素丙(異雷藤素甲,Tripterolide)、雷藤酮、山海棠素、雷公藤次鹼[1]。尚含異雷藤素甲(Tripterolide)、雷公藤鹼[2]和雷公藤吉鹼(Wtlforgine)[3]。

藥理

火把花亦名昆明山海棠。 ①抗炎免疫 昆明山海棠煎劑20, 40mg/kg ig,對小鼠蛋清、二甲苯、組胺、酯酸所致的面板或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有抑制作用;20g/kg ig,對大鼠巴豆油性肉芽腫、甲醛、蛋清性足腫及5g/kg ig,連續9d,對大鼠棉球肉芽腫也均有抑制作用。本品不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對垂體-腎上腺皮腩系統無影響[1]。昆明山海棠醇提物150mg/kg或100mg/kgip,對大鼠清性足腫脹有抑制作用;總鹼100,200mg/kg sc,對小鼠巴豆油耳炎有抑制作用,對去腎上腺小鼠仍有作用;總鹼75mg/kg ip,連續8d,對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有抑制作用[2]。昆明山海棠煎劑10g/kg ig,連續5d,可抑制小鼠碳粒廓清作用,也抑制溶血素抗體的生成,對DNCB引起的遲髮型超敏反應及大鼠佐劑性關節炎也均有抑制作用[3]。昆明山海棠注射劑0.2g/只ip,連續2,3,4wk,明顯抑制小鼠溶血素抗體產生[4]。 ②抗生育 昆明山海棠50%的醇提物,2g/kg ig,每週6次,連續5wk,可使所有給藥大鼠喪失生育力,對體重無影響,性行為存在,附睪精子活率和密度明顯下降,畸形精子明顯增多,部分大鼠曲細精管受損,支援細胞和間質細胞無明顯改變,血清睪酮,K+、Na+水平以及體內主要臟器包括心、肺、腎、肝和脾,光鏡觀察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明無毒劑量即可致大鼠不育[5]。昆明山海棠醇提物每天1g/kg ig,連續10wk,5wk後所有用藥大鼠均喪失生育力,附睪精子活率及密度均降低,停藥5wk後,其生育力及附睪精子均恢復,表明其無毒劑量可致雄性大鼠可逆性不育[6]。從昆明山海棠根皮中分離得1-表兒茶酸,以粗品962mg/kg tg,連續15d,對雄性小鼠有抗生育作用,停藥後2wk使雄鼠受孕率已降低,到第3-4wk,雌鼠可完全不孕,到第7wk恢復。純品300mg/kg ig,連續8wk,抗生育作用較粗品快,恢復也快[7]。昆明山海棠根醇提物951mg/kg ig,連續5d,對雌性大鼠、小鼠及連續給藥14d,對雄性大鼠、小鼠均有顯著抗生育作用[8]。昆明山海棠根提取物1750,3500mg/kg,於d1-5給藥,對雌性大鼠、小鼠有抗著床作用,d6-10給藥有抗早孕作用,對組織細胞形態觀察,可見到桑椹胚的發育抑制或致壞死,妊娠第6天,可見壞死解體的胚。本品無雌激素或抗雌激素及孕激素或抗孕激素活性,流產機理也不依賴前列腺素,不干擾母體內分泌[9]。

【毒性

昆明山海棠製劑及各成分ig的LD50:乙醇浸膏粉為35200mg/kg,總生物鹼為41mg/kg,萜類為770mg/kg,昆明山海棠鹼A為628.4±95.58mg/kg,水溶性色素為616.3±1294mg/kg(ip的LD50為39.55±75.5mg/kg);雷公藤甲素iv的LD50為0.82mg/kg[10]。

參考文獻

[1] 中草藥 1981;12(8):22。


[2] 中草藥 1985;16(8):24。


[3] 中草藥 1981;12(10):26。


[4] 昆明醫學院學報 1980;1(2):1。


[5] 江蘇醫藥 1987;13(12):659。


[6] 中國中藥雜誌 1989;24(11):652。


[7] 藥學通報 1988;23(1):46。


[8] 中草藥 1990;21(9):24。


[9] 生殖與避孕 1990;10(1):47。


[10] 雲南中醫雜誌 1983;4(6):43。